第43章 探陵*迫不及待(第1/2頁)
章節報錯
文錦一愣,想起叔父之言:世間無萬全之計策,唯破綻不可避免!不由心中笑了,便對馮氏說道:“娘,劍已出鞘,無法回頭,行走江湖,勇往直前就是了,來,擒我右手,左腳套這個馬鐙。”
馮氏依言擒住文錦右手,文錦在馬上輕輕一帶,馮氏便騎上了另一匹馬,頓覺視線開闊不少,不由興奮大笑:“哈,比坐轎爽朗多了,嗯,這畜生怎麼不走?”
文錦微微一笑,輕拍馬背一掌,那馬便邁著碎步往前跑,文錦在旁邊慢慢帶著,讓馮氏逐漸適應節奏。
為舒緩她心情,文錦便笑道:“我們山卑人發明了馬鐙,凡人方可任性騎馬!”
馮氏不服,搶白道:“漢人有筆墨紙硯,四書五經,諸子百家,政治文明,誰人可比?”
文錦笑道:“這倒不假,所以胡漢一家嘛。”
馮氏也笑道:“這話娘愛聽。”
片刻之後,二人出了城,往太子陵寢的方向奔去,文錦帶著兩匹馬,慢慢開始疾馳,馮氏適應之後,興奮無比,從文錦手中奪過馬韁,竟自己催馬奔至全速,她從未如此身心輕快,放縱自己,一路竟是開懷不已。
天空澄淨,古道黃昏,坡上枯藤老樹,遠處流水人家,炊煙裊裊,短笛悠揚,一派田園風光。
馮氏看著文錦,笑著說道:“錦兒,娘讀了那麼多書,今日方知何為風馳電掣,何為白駒過隙,娘是不是失態了?” 她忽然不好意思地說道。
文錦大笑著說:“娘,這是人之天性,也是天理人情,這裡又沒有外人,無妨的,只要娘高興,等燕子出來,我帶全家去西大營、去獨孤不歸家中游玩,那裡景緻更美。”
馮氏笑道:“那當然好!”
到太子陵寢之時,天已黑透,月色之下,是一圈方形的城牆,城牆並不甚高,朦朧之中,彷彿盤踞的臥龍,四個牆角之上均有瞭望臺,上面掛著如鬥一般的燈籠,每個燈籠下面,站著四名挺槍肅立的羽翎軍士。
文錦帶著馮氏至正門下馬,朗聲報到:“第一哨軍士慕華桂、馮英歸營。”
守門軍士點頭放他們進去,文錦帶著馮氏先去馬廄拴馬,然後來到武械庫換裝,他找了一副黑盔黑甲自己穿了,又比著馮氏身量給她找了一套,馮氏卻嫌棄:“太難看了,可有紅色的?”
文錦便嚇唬她:“如穿紅色,出門就讓人抓起來!” 馮氏這才作罷,文錦又叮囑道:“記住,你現在是男人,你的名字叫馮英;出去之後,少說話,一切聽我安排,若要叫我,喚我慕華桂,不要叫錦兒,可記住啦?馮英!”
馮氏連連點頭,文錦拿了一支長矛握在手裡,順手遞給她一支,馮氏沒接住,差點砸在腳上,忙驚呼道:“錦兒,太沉了,娘拿不住!”
文錦瞪她一眼:“錯了,重說!”
馮氏這才知錯,忙改口道:“慕華桂,娘拿不住!”
文錦又喝到:“好好說,若再說錯,軍法從事!”
馮氏便有點慍怒,賭氣說道:“慕華桂,老孃拿不住!”
文錦哭笑不得,只好不去理她,找尋片刻,從矛架後面翻出一面鑼,遞給馮氏,說道:“馮英,你今晚職責便是更夫,好好打,不得有誤。”
馮氏接過,伸手就要鳴鑼,文錦忙按住她手,喝道:“我讓你敲,你再敲。”
便帶她出門,一路往後殿走去,陵園之中,不時有巡邏衛隊經過,文錦便帶著馮氏行禮避讓,巡邏軍士頗為奇怪,更夫還配護衛?妖精巡山似的!
馮氏小聲問道:“慕華桂和馮英是誰?為何門口守衛就放進來了?”
文錦答道:“都是如之安排的,前任拓巴升吃空額,如之還未清理,這兩人便是空額之一,名冊上都有,卻誰都不認識,使點銀錢,我便是慕華桂,來過幾次之後,門衛就熟識了,又知道我跟如之交好,誰願仔細盤問?娘只需小心,不要弄出動靜,哎,當心!”
“哐當”一聲,馮氏已經摔在地上,手中的鑼扔出好遠,發出一連串巨響,原來她頭盔稍大,懸在頭上,扭頭說話之時,頭盔並不完全同步,便遮住了視線,沒看見腳下臺階,一個趔趄就摔了下去。
文錦忙拉她起來,馮氏兀自抱怨:“什麼破頭盔,一點不合身!”
兩隊夜巡羽翎聽見動靜,已經圍了上來,卻是訓練有素,並不靠前,而是四面圍定,用矛尖指著他們,哨長大聲喝問:“何人喧譁?”
馮氏看著燈籠下影影憧憧的人臉,又看見月光下青瑩閃閃的矛尖,唬得臉色雪白,氣不敢喘,悄悄躲到了文錦身後。
文錦並不答話,仔細看了看對面,忽然笑了:“這豈不是申義!我是慕華桂,今晚跟馮英一起巡更,你知道的,馮英有點笨,不小心摔了一跤,沒事的。”
申義也認出文錦,笑道:“小心點,兄弟,有事招呼一聲。” 領著人走了。
馮氏這才放下心來,聽文錦調侃之語,她緊張的心緒緩解不少,便不好意思笑了笑:“娘年紀大了,是有點笨。” 忽然醒悟,又自失地一笑:“孃的確夠笨的,總也改不了!”
文錦聽她夾纏不清,不由笑了:“算了,娘愛做誰就是誰罷,只是小心看著腳下。”
不一刻,二人便來到後殿門前,文錦徑至兩名守殿羽翎面前,右臂平直前伸,右掌切向胸前,大聲說道:“慕華桂、馮英接哨!”
“口令!”左側羽翎低聲喝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