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疊計(第3/3頁)
章節報錯
拓巴升渾身起慄,暗歎這權力的棋局,自己或是待死的棋子,他打定主意,即便違二皇子之命,也要儘快除掉慕華文錦,他若在朝中坐大,自己便死無葬身之地。
文錦於連升酒家,不時與燕子隔窗凝望,呆至天黑才極不情願收拾行裝,下樓離去,他獨來獨往,不帶隨從,出門便縱馬疾馳,直奔西大營。
不到一個時辰,便來到一處險要關隘——鬼剃頭!筆直的驛道在此處向右拐了一個急彎,驛道右側,是密密叢叢的灌木,左側卻是光滑的絕壁,彷彿被鬼剃過的頭顱一般,壁下一澗深水,咆哮而去。
半夜時分,天已黑透,月黑風輕,倦鳥偶鳴;文錦輕騎熟路,全速而過,毫不在意。
一根繩索突然躍地而起,高至馬膝,奔馬之勢被生生勒住,戰馬一聲長嘶,前腿跪倒,翻滾於地。
文錦前驅之勢不減,從馬上直飛出去,越過驛道,直墜澗底。
他迅速拔劍,於空中強刺,劍沒至柄,插入絕壁,又被他下滑之勢,向下拉了尺許。
文錦懸在半空,無處借力,便抬頭向上看,峭壁之上,出現三個黑衣刺客,蒙面箭袖,手挽硬弓,蓄勢待射。
他緊閉雙目,仰天嘆息:“此番命休也!還好與燕子見了最後一面”
耳邊卻傳來兵刃撞擊之聲,他睜開眼,三個黑衣人已經不見,卻多了一個偉岸的身軀。
那人將絆馬索垂下絕壁,緩緩放至文錦身側,文錦左手抓住繩子,右手拔出寶劍,那人手腕翻轉,揚臂上揮,文錦借力一縱,向崖頂飛躍上去。
待至抵近,卻大吃一驚,竟是獨孤不歸。
不及細思,他挺劍便向其咽喉刺去。
變起肘腋之間,不歸毫無防備,只是雙腿蹬地,身形後飄,文錦挺劍緊追,劍卻離他咽喉,始終差著分毫。
文錦勢竭,停了下來,嘴裡嘆道:“好身手,如此突襲,竟毫髮無傷。”
不歸怒道:“好匹夫,如此助你,竟恩將仇報。”
文錦驚問:“你不是刺客?”
“蠢,若是刺客,為何救你?”
“為何救我?”
“想救便救,想刺便刺,哪有那許多道理。” 說罷,轉身便走。
每月逢一之數,文錦便令全軍放假休整,軍士可便裝入城,不得騷擾百姓,第二日不按時歸營者,每人四十軍棍。
原鄉則與他回城,助其跟宇文燕憑窗凝望,筆墨傳情。
這日又是十一,文錦回營,路過鬼剃頭,他加了小心,放慢馬速,仔細檢視,方才透過;轉過彎道,果見一人,手持寶劍,擋住去路,正是獨孤不歸。
文錦大怒,非敵非友,不即不離,屢次三番,是何用意?
他雙腿一夾,戰馬輕盈起步,十丈開外,拔劍輕拍馬背,戰馬加至全速,五丈開外,身子前傾,挺劍刺向獨孤不歸。
不歸紋絲不動,劍至一丈開外,身形乃暴起,文錦只覺眼前一花,隨即右手寶劍便被沉重一擊,脫手落地,重擊餘勢不減,將他震落馬下。
文錦倒地一滾,順勢撿起寶劍,起身便欲衝擊。
獨孤不歸卻扛劍於肩,轉身離去。
文錦呆立原地,嗟呀不已。
二十一日,鬼剃頭,不出所料,獨孤不歸橫劍立於路中。
文錦早有預備,這次卻是手持長矛,縱馬揮戈,全速衝擊不歸。
昨日重現,不歸直等到長戈挺至一丈開外,方身形暴起,卻是寶劍貼戈而旋,身體隨劍而轉,其形如鬼似魅,瞬間逼近文錦。
文錦便覺胸口被劍柄重重一擊,摔下馬來。
獨孤不歸扛劍轉身,瀟灑離去。
文錦若有所思,這廝不似刺客,倒好似專為賣弄功夫而來。
文錦不再理會,心無旁騖做好自己之事,內心至深至暗之處,等待那個驚天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