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西軍這次進入高原地區偷襲松蕃王國的軍隊,派出了鎮西右衛、鎮西前衛和鎮西后衛的騎兵部隊,以及親兵衛的兩萬虎賁騎、一萬玄甲騎、一萬背嵬騎、一萬虎豹騎、一萬西涼鐵騎和一萬白馬義。

而在四衛的騎兵部隊進入高原地區之前,孫浩利用“悍將轉換器”,已經把各衛的戰損全部補齊了,包括遭受了重創的鎮西右衛。

如此一來,鎮西軍總計聚集了足足十六萬騎兵,其中十五萬為重灌騎兵,一萬為輕騎兵。

本來孫浩準備親自率領這十六萬騎兵進入高原的,畢竟在補充了各衛的損失以後,“悍將轉換器”裡面仍舊剩下了一千萬點轉換值。

關鍵時刻,孫浩至少還可以再兌換出兩萬五千名重灌騎兵。

不過在兩位謀士龐統和郭嘉的勸說下,孫浩把十六萬騎兵的指揮權,交給了鎮西右衛、鎮西前衛和鎮西后衛的三位都統,即薛仁貴、秦瓊和狄青。

因為要跟鎮西軍進行談判,所以松蕃國國王松蕃多吉和大王子松蕃桑吉率領的兩支大軍匯合之後,直接駐紮在了烏耳坡的邊上。

烏耳坡,是高原地區與西域的分水嶺,為綿延兩百餘里的陡坡,且寬度更是達到了上百里,烏耳坡也是西域進入高原地區的唯一通道。

只要走過差不多一半的烏耳坡,就相當於進入了高原地區,會讓人呼吸變的非常困難,甚至會讓有些人窒息死亡。

當然,常年生活在高原的人,卻不會有這樣的高原反應。

直到十六萬鎮西軍的騎兵,趁著夜色走過了三分之二的烏耳坡,薛仁貴、秦瓊、狄青三人才不由鬆了一口氣。

果然如史文恭所說的那樣,十六萬騎兵無一人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

騎在馬上的薛仁貴,扭頭對秦瓊和狄青沉聲說道:“既然我軍將士無呼吸困難的症狀,那麼接下來就按照之前佈置的計劃,分兵衝擊松蕃軍的各座營寨。”

狄青隨即說道:“松蕃軍絕不會想到咱們鎮西軍能突然殺進高原,偷襲的成功率應該極大,不過鬆蕃軍的兵力眾多,接下來絕對是一場硬仗。”

秦瓊語氣凝重的說道:“今日一戰,關係到我鎮西軍能否把地盤擴張到高原之上。

哪怕松蕃軍的兵力,是咱們鎮西軍的十幾倍,此戰也必須取勝。”

說實話,薛仁貴、秦瓊、狄青三人對這次偷襲松蕃軍,並沒有十足的把握。

只是當三人率軍突然殺入松蕃軍的營寨後,卻發現松蕃軍的抵抗,要比他們預想的弱得多。

原來就在今天白天,松蕃國的國王松蕃多吉和大王子松蕃桑吉,接到了榮嵣部落反叛的訊息後,父子兩人直接率領七十五萬雪山鐵騎,去平息榮嵣部落的叛亂了。

榮嵣部落,曾經是高原上,實力僅次於松蕃部落的一個部落。

當初在征服榮嵣部落的過程中,松蕃部落至少殺了榮嵣部落三十萬人,這也讓榮嵣部落與松蕃王國的王室,解下了血海深仇。

如今依然擁有五十餘萬人口的榮嵣部落,趁著松蕃國與梁國鎮西軍開戰的機會,聯合了其他十幾個小部落,舉起了針對松蕃國的反旗。

七十五萬雪山鐵騎離開後,松蕃軍雖然還有近兩百萬人,但卻都是由各部落牧民,甚至是奴兵,所組成的騎兵部隊。

面對十六萬幾乎武裝到牙齒的鎮西軍騎兵,很快便演變成了一場大潰敗。

國王松蕃多吉和大王子松蕃桑吉得知梁國鎮西軍殺進了高原,還擊潰了近兩百萬松蕃國的騎兵部隊,都有些不敢相信。

畢竟西域的軍隊進入高原地區後,別說作戰了,連呼吸都成問題。

可是不斷潰敗過來的各部落騎兵,讓國王松蕃多吉和大王子松蕃桑吉又不得不認清了這個事實。

“父王,不如由我率領四十萬雪山鐵騎留下來,收攏各部落的潰兵,抵擋梁國鎮西軍的入侵。”大王子松蕃桑吉沉聲說道。

國王松蕃多吉沉吟了一下說道:“給你留下六十萬雪山鐵騎,有十五萬雪山鐵騎,足以平息榮嵣部落的這次叛亂,何況都城那邊還留有十萬雪山鐵騎。

如今的榮嵣部落,可不是十年前的榮嵣部落。”

大王子松蕃桑吉點了點頭,“也好,有六十萬雪山鐵騎在,擊退梁國鎮西軍的把握也會更大一些。

只是我實在想不通,梁國鎮西軍進入高原以後,戰鬥力為什麼沒有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