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花月水閣(第1/3頁)
章節報錯
瓢兒慌忙把掉落的瓜果蔬菜一一撿起,再次一路小跑,卻不是進入廚房,而是直接到達吳思南房中。
如今有兩個驚人發現,要告訴公主殿下。
吳思南坐在梳妝鏡前,將右手用白布纏住,一層又一層,直到不再滲出血跡。
瓢兒跑進吳思南房中,用手拍著胸口喘著氣,還未將兩個驚人發現告訴公主殿下,吳思南便轉頭吩咐瓢兒去買兩套男裝。
臉色陰沉,語氣嚴肅。
“哦”!
瓢兒便準備再次一路小跑,只是有些垂頭喪氣。
公主心情不好,她便也不會開心了。
跑到門口之時,吳思南再次喊住瓢兒,“記住買厚一點的,我怕冷,再去買個小火爐,我怕冷,今天就別做飯了,晚上咱們去花月水閣吃。”
語氣溫柔,說完之後,吳思南一笑,朝瓢兒做了個鬼臉。
“好的耶!”
瓢兒飛奔而出,公主開心,她也開心。
吳思南悄摸摸朝窗外瞟了一眼,然後便開始收拾銀票衣物。當然不會忘記瓢兒的。
自從吳思南大搖大擺在房中沐浴之後,那個木訥年輕人,是不敢離自己吳思南閨房太近的。
昔年大羽王朝京城,如今的琉璃王朝京城,澱梁城,有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北貴南賤,東貧西富。
城北為皇宮所在,在皇宮大殿上,能有個位置的達官顯貴,宅邸多在城北。而城西,因為靠近那條永定河,水路運輸極為方便,因此往來商賈居多,多是富貴之家。
那號稱囊括天下美女的花月水閣,就建在永定河畔。
之所以稱為水閣,是因為花月水閣建築,一半在水,一半在岸。
花月水閣建築極大,四方往來,可謂熙熙攘攘,人流極多。
許多城西富商,在外面正兒八經談不成的生意,往往在那花月水閣,便能談成。
下山行走的江湖客,需要隱匿身份,相互之間,也多在花月水閣碰頭。
許多附庸風雅的官員或是士子,詩壇文壇巨匠,在那花月水閣,越是喝酒上頭,越容易留下傳世名篇。
而京城達官顯貴的門閥年輕一輩,眾多紈絝子弟,更是喜好在花月水閣一擲千金。
不僅如此,就連吳棘與王騰先後兩位皇帝,也都曾造訪花月水閣。
在範貴妃進宮之前,吳棘還是太子之身時,就是花月水閣的常客。
而那位擅長經略縱橫同時也精通詩文的年輕皇帝,在六年前升任丞相之時,更是在花月水閣流連一天一夜,隨後便流傳出了那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澱梁花”,直接被花月水閣做成巨大匾額,豎於門前。
著男子裝束的吳思南,依舊提著一個小火爐,帶著瓢兒,牽機,換成便裝的二十餘禁軍護衛,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花月水閣。
直接越過岸上的花閣和月閣,去了那建在永定河上的水閣。
那水閣之中,也不全是女子,有一男子琴師,卻名為無音。
傳聞此人琴音可攝人心魄,讓人沉浸其中,醉生夢死,不願復醒。
據說有一異鄉讀書人,只知道姓孔,其名早已無從得知,年輕時才名遠揚,其家族,更是在大楚一藩屬小國時代為相,傳聞還是那位儒家祖師爺的旁系後人。
其國被大羽王朝覆滅之後,大羽王朝丟擲橄欖枝,善待其家族,但此人卻不願在大羽王朝為官,從此隻身遠走他鄉,漂泊不定。
流落到大羽王朝京城澱梁之時,已是衣衫破爛蓬頭垢面,流落街頭,以坑蒙拐騙,乞討為生,終日醉酒。
在一次偷書買酒被人打斷腿之後,此人更是慘淡,一夜之間,冒出不少白髮,難掩老態,甚至比起街角乞丐,還要悽慘幾分。
有了一幅更好的乞討形象,姓孔的老人,卻不再乞討,只是在一個雨夜,拖著一雙斷腿,竭力爬到城外,為自己挖墳。
沒想到這一挖,反而挖出了一大坨金子。
挖到金子後,老人又有了生機,第一件事,便是趁著雨夜,抱著金子,爬到花月水閣門前。
眾女扶著斷腿老人進去之時,很不巧,恰逢那位琴師雨夜撫琴。
琴畢之後,老人滿臉淚水,一巴掌拍碎欄杆,將金子悉數擲於永定河中,就此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