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問過一個問題,說為了追求夢想就要放棄自己現在所擁有的,那麼你願意捨棄這些繼續去追逐夢想嗎?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會給出自己的回答,但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所有人都曾有過追逐夢想的時候,這是我們靈魂的最初嚮往,可多數人在這期間都會被現實狠狠的打上一巴掌。

這樣造成的後果就是有的人堅持了,有的人放棄了,堅持的人也許會夢想達成,放棄的人可能也會收穫另一片天空,不能說誰對誰對,值不值得,只看各自的選擇。

對於袁龍輝來說,他現在還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依然仍未成功。此刻的他也遇到了阻力,這讓他產生的放棄的念頭。

袁龍輝現在回家也可以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甚至可以去國內的大學繼續深造,家人們也是期望他能回來,你能說他這個念頭是錯誤的嗎?

就像有句話說的那樣,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永遠不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別人。

所以袁龍輝對接下來的一章是非常的期待,他想要看看作者怎麼寫這一段,主角韓立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

點選下一章,只看到章節名就讓袁龍輝心中一痛,章節的名字和上一章一樣依舊是兩個字,不過卻是兩個傷感的字眼,叫《離開》。

....

最終,韓立還是一步步的走進了村子。

只見數百名村民,都圍在了一個土院子前。

在村民的旁邊另有許多的小孩,他們圍著大人們嬉鬧追逐著。

看到這熟悉的一幕,韓立心中一陣的恍惚。似乎在這一瞬間,他又回到了以前,又化身成了孩童中的一員,和他們一同追逐打鬧著。

......

“弘文不虧是寫青春出身的,寥寥幾字都能讓人代入回憶,記得他寫的第一本就是主打回憶吧。不過越是這麼寫,主角就越難以割捨吧!我倒要看看你下面怎麼圓。”

袁龍輝自語道。

這一段的描寫很明顯,主角韓立的心裡還是割捨不下童年的記憶的,那就意味著他接下來見到親人後就更難以不管不顧的離去了。

.....

在他們中間,簇擁著一位身披花紅嫁衣的少女。

這少女下巴尖尖,相貌清秀,約十六七歲的年紀,此時一臉的羞澀。

韓立睜大了雙目,仔細觀察著少女面容,想從中找出一些記憶中的小妹影子。

除了在少女眉目眼角間,找到了一絲昔日的熟悉之感外,其他的地方就再也無法讓韓立和印象中的小妹聯想到一起。

......

“小妹...”

袁龍輝喃喃自語了一聲,他也有個妹妹,比他要小上七八歲,袁龍輝在家裡的時候一直很疼愛自己的這個妹妹,除了家人外他就和小妹最親了。

小妹也很是粘著他這個哥哥,兩年前他離家出國的時候,小妹哭得很傷心的樣子還歷歷在目,這讓袁龍輝回家的念頭更濃重了。

.....

當他的眼神,落在了一男一女兩位白髮蒼蒼的老人身上時,韓立停止了言語。

他呆呆站在樹後,一動不動,神色變得複雜之極。

其中有高興,有怯懦,還有一點點茫然。

父母蒼老的程度,遠遠超出了韓立的預料。他記得自己上山時,母親還是烏黑的頭髮,但如今已兩鬢灰白,而父親本來筆直的腰桿,現在也躬了起來。

......

“阿爸,阿媽!”

袁龍輝呢喃出這兩聲在家鄉對父母的稱呼,這後幾句的描寫讓他壓抑兩年的情感,在此刻終於忍不住了。

華夏國文字語言的魅力就在這裡,這幾句話的描寫雖很簡單,稱不上有什麼特別的亮點,可那字行間埋藏的感情只要你是個血肉之軀都會為之觸動。

“世間文字八萬個,唯有情字最傷人,本是青燈不歸客,卻因親老戀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