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元宵佳節。

一大早,陳天弘一家子人就已經收拾妥當,準備出門了。

今年的元宵節不在家裡過,是去陳天弘的外婆家,這是老媽柳燕紅的提議的,陳志德和陳天弘對此是毫無意見,他們知道柳燕紅春節的時候沒能和自己的父母相聚,心裡一直很在意。而他們一個是老公,一個是兒子,自然要幫著彌補這個遺憾。

臨出門的時候陳天弘收到了一條訊息,是劉依菲發過來的。

“天弘,去外婆家了嗎?我祝你元宵節快樂啊!嗯.....還有情人節快樂。我給你準備了禮物,等你回來的時候我給你送過去啊。晚上我和家人去夫子廟,我會去那家燈火闌珊花燈店,再看看咱們的畫舫花燈。”

對劉依菲把說元宵節是情人節,陳天弘到沒有感覺奇怪。元宵節本來就是一個自帶浪漫氣質的節日,於漫天花火之間遇上意中人,正是這個節日最動人之處。稱之為華夏人的情人節無可厚非。

在看到後面劉依菲說要去花燈店看那個畫舫花燈,一下子把陳天弘拉回到了那天的回憶當中。

那天因為擔心被人群圍住,陳天弘提前給溜走了。一直到離開了小廣場,他才給劉依菲打了個電話報了位置。

不過這樣一來他們兩個就沒辦法去秦淮河畔看燈船了,劉依菲不甚在意,對她來說看花燈已經是次要的了,她會永遠記得那天晚上的浪漫,記得那首陳天弘送給她的詩詞。

燈船可以不看,不過戰利品肯定是要去的,那可是陳天弘送給劉依菲的禮物。

再拖了一段時間後,估摸著人群應該散了,劉依菲又去幫陳天弘買了個口罩,兩人這才去往那個燈火闌珊花燈店。

店鋪裡,嚴華也一直在等著他。只不過後面的事情就有些戲劇化了。畫舫花燈是歸屬他們了,可是太大了,無論是陳天弘還是劉依菲都無法帶走。

最後還是嚴華說要不然就先放到店裡,他們想什麼時候來拿就什麼時候來拿,無奈之下,他們也只能接受了這個建議,所以到最後陳天弘贏了個寂寞,還被強迫的上了一次電視,唯一的好處可能就是贏了劉依菲的心。

“我回來的時候可能很晚了,不行明天吧!禮物不禮物的不重要。還有依菲,你去那個店裡的時候,無論那個老闆給你說啥,你都不要理會,這個傢伙我感覺他總想薅我的羊毛。”

剛回完這條訊息,老媽柳燕紅就催促著出門了。

陳天弘又回臥室去拿了口罩,經過那晚燈會的事情後,他現在終於明白過來自己在金陵市是個名人了,出門要注意下保護措施,不然很有可能會被圍觀。

......

元宵佳節是個團圓的日子,而對於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來說,這個日子是卻是傷感的。

袁龍輝是一位留學生,他來到英格蘭已經2年了,自從來了這裡就沒有回過家。倒不是他不想,而是來回一趟的路費屬實太貴。

家裡人把他送到這裡留學,就幾乎掏空了家底,後面能做的也只是幫他把每年的學費給交了,至於生活費就只能靠袁龍輝自己去掙。

當初家裡人對袁龍輝選擇出國留學,不是多麼支援,在他們看來以袁龍輝的成績在國內也完全可以上個一流的大學了。

可袁龍輝有自己的想法,他所喜歡的專業最好的大學是在英格蘭,不是在國內。他有自己的夢想,所以當初袁龍輝堅持要出國留學。

宿舍內,袁龍輝給小電鍋插上電,帶水煮開後,他將元宵小心翼翼的放到電鍋裡。這元宵也不是他買的,是他工作店裡的華人老闆送的。

望著鍋裡沸騰的元宵,袁龍輝心情很難受,他感受到了一股無法言喻的孤獨感,這種感覺越在節假日的時候越明顯。

對於留學生來說,在留學期間最難捱的不是學習上的困惑,而是身在異國舉目無親的孤獨感,平常的日子裡他們能遇到一個自己國家的人,那就算回家了。

“每逢佳節倍思親啊!或許我當初選擇來這裡留學是個錯誤的決定。呵呵,夢想....現在感覺當初的自己好幼稚啊!”

元宵好了,水蒸氣瀰漫到袁龍輝的臉上,不燙反而有些溫潤,像是母親的雙手在撫摸著他的臉頰。

“想來這個時候,母親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吧!好懷念家裡飯菜的味道!”

袁龍輝眼眶微紅,他是真的想家了,此刻他都有一股衝動不在英格蘭留學了,他要回家。

將鍋裡的元宵撈起,放到自己的白瓷碗裡,或許現在的他也只能在元宵的味道當中來回憶家鄉了。

連續吃了幾個元宵,袁龍輝沒有嚐出是什麼味道的,對他來說都一樣,是家鄉的味道。

心情有些蕭索,袁龍輝掏出了手機。他打算看會國內的。雖然身處國外,手機有些功能限制。但是國內的一些app還能看,有國際版的,只不過的更新會有一些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