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樂觀的想法滋生....

比如“我們的艦隊遭受了重創,到太陽系只是暫時休整一下。”

“你們地球的力量得到了我們的尊重,所以我們放棄進攻地球,轉為聯盟....”等等。

抱著這樣的想法,地球派出了兩千多艘太空戰艦,以此迎接三體人。

之所以派出這麼多,我想人類是想給三體人來個下馬威,展現一下力量,在後續的談判中佔據主動。

在人類的艦隊中,有一位老人,他的名字叫丁儀,是第一部裡重要的配角,而主角汪淼已經魂歸塵土了。

丁儀選擇冬眠來到當代,是因為他有一個願望,自己要做接觸三體世界的第一人,他要親眼看看外星文明的科技。

因為他的資歷已經是地球最德高望重的科學家,再加上太空艦隊三大派系都不想把第一次接觸三體人的榮譽讓給對方,所以就同意了丁儀的要求。

說來好笑,在丁儀看來很危險的事情,在當代人眼裡卻是榮譽。

而且太空艦隊的目的也不僅僅是會面那麼簡單,他們是想捕獲這個三體人的探測器。

當人類的太空艦隊擺開陣勢後,三體人的探測器才緩緩而來。

相比較太空艦隊龐大的身體,探測器很小,小的幾乎微不足道,只有三點五米長,呈水滴形狀,頭部渾圓,尾部很尖,表面是極其光滑的全反射鏡面。

不過,它的形狀雖然簡潔,但造型精妙絕倫,渾身充滿著飄逸的動感,甚至連銀河系都在它的表面映成一片流暢的光紋,使其看上去純潔而唯美。

根本不像用於軍事用途的,反而像個美麗的藝術品。

用書中的原話說,【如果宇宙中真有一條善惡分界線的話,它一定在善這一面!】

正因它的美麗,人類才將其當做是三體人發來的一個信物,代表和平與善意,畢竟誰打仗會派出如此絕美的東西,那不是暴殄天物嘛!

所以人類親切形象的稱呼它為水滴,因為無論是在地球還是三體世界,水都是生命之源,是美好的象徵.....

.....

“毒蘑菇的顏色越鮮豔,毒蛇身上的花紋越漂亮,代表著它們的毒性越強,越美好的東西,同樣它們就越危險,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嘛,唉....”

鄒應德嘆了口氣,他在為書中人類的無知嘆息,接下來的劇情他已經預測到了。

.....

見到“水滴”後,人類太空艦隊開始捕捉行動,非常輕易地就抓到了它,沒有遇到一丁點的抵抗,這讓他們更是堅定了自己的想法。

捕捉到“水滴”後,需要乘坐穿梭艇去和它對接接洽,太空艦隊的人陷入了爭吵,他們想選出幾人陪同丁儀前去,說是輔助....其實還是想擁有榮譽。

丁儀很是無語,他根本不需要輔助,而且他也不希望有人陪同,因為在他看來陪同其實就是送死。

這位年齡已經70歲的老人心裡一直存著敬畏之心,可惜的是,沒有人理解他,反而認為他想獨佔榮譽。

最後丁儀笑容悽慘的留下了一句最值得當代人反思的話,他說:

【孩子們啊,我這兩個世紀前的人了,現在居然還能在大學裡教物理....】

這句話是在提醒當代人,你們以為的科技進步,只是自以為是罷了,因為200年前的物理知識,放在現在,仍然有用!

說完這句話他上了穿梭艇,緊跟著的是角逐出來的另外三人,全是軍官。

終於他們和“水滴”對接成功,近距離的觀察下,它的美麗更是讓人沉迷,唯一的女軍官西子稱呼它像一滴聖母的眼淚。

他們甚至都有了一個感覺,在寒冷廣漠的宇宙中,人類和三體人,同為碳基生命是一種緣分,彼此之間的相見更像是一種跨越時空的愛。

西子的眼腈溼潤了,很多人與她一樣熱淚盈眶。

唯有丁儀冷眼旁觀著這一切,他伸手放到了“水滴”上,開始觸控,異常的光滑,根本感覺不到一絲的摩擦力,隨後他掏出了顯微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