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三體》的宇宙觀(第2/4頁)
章節報錯
就比如曹興奎,雖然他也是科學院物理學部的院士,可提起他,大家第一念頭想起的是他所寫的科幻,而不是科研成果。
這就是赤裸裸的現實!
也是選擇成為科學家的悲哀!
但相信經過陳天弘這麼一說,人們的目光會開始側重他們,因為頒獎典禮是全國直播,看得人非常至多。
並且隨著陳天弘知名度的提高,他這番話的影響也將越來越深遠。
而陳天弘選擇說這番話,還真不是《流浪地球》寫的就是這樣,他是性情了!
《流浪地球》真正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在思索,思索人性與自然,與宇宙....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人類的文明到底扮演了何等角色,又該如何的將文明延續下去。
陳天弘如此頌揚科學家,也是受到了前世的影響。
當時他處於的時代,很多巨星隕落....這些與我們同時代的光芒熠熠的人物,平常的時候我們沒有什麼感覺。
覺得他們和伴隨我們的日月星辰沒什麼區別,時常也不大會想起他們,我們總覺得他們永遠會在。
可他們和日月星辰不同,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劃過天幕就不再回來....
在那時我們才能明白到失去他們的痛苦,那是一種恐慌感,就如同丟失了信仰一般,丟失了心中的指望....
因為只有他們在我們才能心安!
.....
掌聲持續了許久,終於在某個時間點,漸漸的平息。
這時陳天弘繼續開口說道。
“我們在敬畏科學的同時,也不能完全的放棄我們的精神追求,文學和科學其實是分不開的....
科技的創新需要創造性的思維,這種思維恰巧是文學能提供的,因為書寫一篇文章,一部,是在創造一個世界,需要無盡的想象力。
在《流浪地球》中人類的意義不斷被拷問,在巨大的災難面前,傳統道德和社會準則都備受考驗。
他們所付出的代價是高昂的,藝術、倫理、常識,一件又一件曾經無比熟悉的特色從人性中消失,逝去的生命更是多如繁星....
當人類為了生存而生存的時候,已經失去了生存的意義,也是造成了後面反叛的緣由所在。
這也是書中的另外一個核心思想,文學創造是我們必須擁有的東西。
因為它和當代社會程序息息相關,是人類價值建構和精神生長的過程,是人類生存意義的自我確證.....
敬畏科學,追求文學....這就是我用《流浪地球》想表達的情感!
再次感謝老師,家人,朋友,以及所有喜歡我的書友們!
.....
陳天弘的獲獎感言終於結束了,他的這番感言耗費的時間很長,要遠遠的超過前面袁昊天他們。
當然,產生的效果也是他們無法比擬的,從經久不衰的掌聲中就能得知。
朱彥霖在聽到陳天弘後面那句“敬畏科學,追求文學”的時候,不禁啞然一笑,心情也是大好起來。
本來對於陳天弘將科學推崇到第一位,他雖也認可,可心裡也有些不舒服,文學本身也是很有意義的啊!
文學可是朱彥霖的理想所在,如果讓他在科學和文學之間做一個選擇的話,他絲毫不會猶豫,首選文學....
這就是文人,不寫作,毋寧死!
所以陳天弘最後的那番話,無疑說到了很多喜愛文學人的心裡。
這也是陳天弘自身想說的,因為他也是一個無比愛好文學的作者。
接下來的流程是主持人提問環節,所問的問題都是提前溝通好的,陳天弘按照之前定下來的進行回答....
就這樣在中午的時候,此次的頒獎典禮終於落下了帷幕。
頒獎典禮結束了,陳天弘他們並沒有離去,作協總部已經安排了午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