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商人逐利,政客逐權,文人逐名....亙古不變。

每個圈子的人都有各自的原則與追求,就像前世有一段關於現實的打油詩說的那樣。

自古名利誰願修,從來心嘴不對頭,官在朝堂博生死,商為白銀用計謀,舞臺戲子多露肉,文人逐名爭破頭,莫笑紅塵名利客,只怨身在紅塵中....

對於洪濤,李老友他們來說,能讓他們爭破頭的也就是美文和名氣了。

他們全都是高階知識分子,並且無一例外全是教授學者,所以將他們歸屬在文人的圈子裡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甚至可以說他們在文人的圈子裡也是屬於比較有身份的。

古人云文人要有風骨,一般不應該做出像李老頭和馬副主任爭的面紅脖子粗的事情,但既然在塵世中,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真的就無慾無求。

就是那些自詡境界高的大文人,其實也是愛名的,只不過人家的追求較高,看不上小名小利,他們的境界是計利應計天下利,求名當求萬世名....

陳天弘就像成為這樣的文人,寫書當大文豪,在這個世界求得萬世名。

只是萬世名不是那麼容易的,需得一步一步的積累,而他現在才走了幾步而已。

.....

當陳天弘推開301包廂門的時候,他差點以為自己來錯地方了。

只見幾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個個面紅脖子粗,手腳並用的,正在爭論著什麼。

而他們雖然相互之間也在爭吵,不過卻有統一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坐在正席位置的洪濤了。

洪濤此刻也毫無系主任的威嚴,右邊的半隻袖子都已經擼了上去,吐沫星子滿天飛,大有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氣勢。

只是在他們看到陳天弘後,包廂內瞬間安靜了下來,還是死一般的寂靜....

關上門來大家年齡差不多,也都是相交十幾年的朋友了,彼此間進行爭吵,誰也不會覺得有啥形象不形象的。

可在外人面前,特別是學生....後輩面前,他們可都是很注意自身形象的。

包廂內尷尬的氣氛沒有持續多久,事實上陳天弘在看到洪濤他們爭吵的時候,已經第一時間退了出去。

說實話,這種場面他見了不止一次了,甚至長輩當著自己面爭吵的情況都遇到過,所以知道該怎麼化解尷尬。

在門房外默數了三十秒,陳天弘再次敲響了包廂的門,待裡面傳出一聲“請進”後,他重新走進了包廂內。

這次屋內的眾人全都恢復正常了,一個個氣度不凡,長者風範十足。

其實剛剛陳天弘也敲門了,只是洪濤們正吵得上頭,沒有聽到....

“陳天弘同學,來到我這裡坐。”

洪濤出聲招呼陳天弘,在他的身邊有個空椅子,是特地給留的。

李老頭他們皆是滿臉微笑的看著陳天弘,並沒有再出言和洪濤爭。

他們心裡是想讓陳天弘坐在自己身邊的,不過,包廂內也就洪濤那裡有把空椅子了。

一桌八個人,他們自己就有七個人。

“洪主任好,馬主任好,李教授好,王教授好....”

陳天弘沒有先坐下,而是先朝在座的老人們禮貌的打招呼。

包廂裡的老人,陳天弘都認得出名字,因為他們在京都大學裡全是小有名氣的教授。

當然這也和陳天弘超強的記憶力有關係,厚厚的書都能記住,更別提記名字了。

在陳天弘打招呼的時候,無論是洪濤還是李老頭也都面目慈祥的回應,而且並且每個人都說出了關心陳天弘的話,盡顯長者風範。

他們全都默契的忘記了幾分鐘前包廂裡的事情。

“天弘,菜馬上就上,等下你多吃點,你可是個大功臣,我們得好好的犒勞你一下,哈哈。”

洪濤樂呵呵的出聲說道。

其實菜剛剛上了幾盤了,可他們爭吵的時候落了點東西,所以就讓人撤下去,等陳天弘來了再重新上。

陳天弘謙虛了幾句,他明白洪濤嘴裡那句大功臣的意思。

菜餚很快上齊,陳天弘在洪濤的招呼下,開始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