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希望的太陽(第1/4頁)
章節報錯
在災難面前,所有人都會面臨一場公平的考驗。
這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對所有人的體質、良知、勇氣、思想、道德、靈魂、立場、價值觀等等都是一場篩選。
比如前世的一場流感,同一輛列車上,有人感染,有人安全!
同樣的隔離,有人一年吃喝不愁,有人一星期就經濟拮据!
同樣宅在家裡,有人在學習,有人在睡覺...有人陽光向上勇往直前,有人怨天尤人,甚至仇視社會....
而有時候比災難更可怕的是人性,或許只有明白人性的淺陋,才會深愛靈魂的共鳴。
所謂的靈魂共鳴可以理解成我們常說的精神文化,比如愛情,親情,共同的追求....也可以理解成希望。
《流浪地球》文中人類的希望是生存,很冷冰,很直白,就是活下去!
聯合政府所有的政策法規,包括科學家制定的方案,都是為了這個目的。
但完全的理性主義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情感。
或者說他們已經不能完全的稱之為“人類”了,只能算是還流著熱血的“智慧機器人”。
所以李老頭看中篇看的心情很沉重,感觸也很多。
而他失聲說出“這段描寫是在給災難來臨後為人類指明道路”,其實是出於一個文人學者的角度來說的。
對於文人來說他們可以接受死亡,卻無法接受失去情感,失去自我意志,文人是有浪漫主義情節的。
正所謂生也浪漫,死也浪漫,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具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
但要是站在科學家的這一方面來看,他們做出的選擇首要是人類生存的延續,其次考慮的才是人性,因為科學是嚴謹的,是理性的...
.....
“李老頭,你說什麼人性,什麼光明的道路?”
這次洪濤聽清了幾句。
他總覺得李老頭有點不對勁,都十幾分鍾了,也沒看到他放下手中的稿子,而且神色多變,和平常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
簡單點來說,李老頭失態了。
“是啊!老李,你是不是發現了篇不錯的稿子,來,給我們說說看。”
馬副主任也察覺出了不對,他出口問道。
“等會再說吧,我還沒看完....”
李老頭的臉色沉重,他也不在裝作淡然。
再說完這句話後,他繼續去看後續的故事,現在已經不是擔心會不會崩的問題了,而是他特別想知道結局是什麼,是如何收尾的。
再聽到李老頭說話的口氣,再看他的神色,洪濤和馬副主任兩人相互望了一眼,心中已經有了猜測。
老李頭拿的應該是陳天弘的參賽作品了,也只有他的作品才會讓李老頭如此的慎重。
更讓他們倆好奇的是,當時李老頭看《鄉村教師》的時候,表情也沒有凝重的啊!
想到這,兩人心裡皆咯噔了一下,難道陳天弘這次的參賽作品不好?
頓時他們開始抓心撓肺起來,可又不好直接去搶李老頭手裡的稿件....
.....
一場災難吞噬了幾十萬的生命,即便文中很理性的人們也有些抵不住了,為了緩解人們的恐懼情緒,聯合政府絕對恢復已中斷達兩個世紀的奧運會。
當然這場奧運會的規模和以前是完全不能相比的,縮小了十倍都不止。
主人公也作為一名機動冰橇拉力賽的選手參加了這場比賽,他需要從橫穿封凍的太平洋,到達終點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