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虎符、詔書而調兵卒五十以上,調兵者同被調之兵,皆以謀逆論!

而現在,天子劉盈尚未加冠親政,天子玉璽,暫時由呂雉代為掌控。

調兵虎符就更不用說了——漢室僅有的兩塊象徵皇權的玉製右半虎符,此刻都在呂雉手上!

呂雉很確定,自己絕對沒有在一封‘派兵卒數百往長陵’的詔書上蓋下天子印璽,也絕沒有將虎符交到陽毅手中。

——為了以防萬一,呂雉甚至從懷中掏出一隻木盒,查驗了一下兩塊虎符!

確認虎符沒有被‘偷’走,呂雉的面色,便徹底沉了下去。

“此言當真?”

“侍中陽毅,果呼叫兵卒數百?”

一聽這話,呂臺縱是神經再大條,也反應過來呂雉的關注點,是在陽毅的調兵數量了。

只稍一猶豫,呂臺便稍一咬牙,決然一點頭。

“確如是!”

“陽毅出城之時,侄兒親見其後所隨之兵卒,絕不下百人之多!”

毫不猶豫的道出這句話,呂臺便略有心虛的看了眼弟弟呂產,兄弟二人旋即相視點了點頭。

在呂臺看來,陽毅一介功侯子弟,即便是有些武夫底子,也絕不會太能打。

再者,就呂臺所知,田氏一門,家中光是奴僕就有近二百!

前些時日,田氏和呂產搭上線,光是見面禮,就送了奴五十、趙姬十人!

這樣一家豪商,如果只帶幾十號人,還都是沒怎麼見過血的內史衙役,根本就不可能!

很顯然,呂產也持有相似的看法:能把田氏打的毫無還手之力,甚至大費周折的封鎖長陵邑,沒個百八十號人手,根本就不可能!

而此時一旦坐實,糧食的事兒就得先放在一邊兒,反倒是‘意圖謀反’的事,需要陽毅好好解釋解釋了……

“稟太后!”

正當兄弟二人心中竊喜,盤算著陽毅死後,該怎麼謀劃糧食之事時,一道粗狂的拜喏聲響起,惹得兄弟二人下意識測過頭。

就見殿門處,一位禁卒打扮的武士跨過高檻,對上首的呂雉稍一拱手。

“未央宮執戟侍郎陽毅,欲奏太后當面,正侯於宮門之外。”

只此一語,呂臺、呂產兄弟二人面色便同時一緊,略帶些慌亂的望向了一旁的姑母呂雉!

陽毅……

這就回來了?

不得抄個家,分分田家的金銀財寶?

卻見呂雉面色微不可見的一滯,面上寒意,頓時被一陣困惑所取代。

“即陽侍中親來……”

“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