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做到這一點,呂雉就需要自家外戚、周呂故舊等勢力的全力幫助。

可這兩方勢力幫呂雉,顯然不可能是全憑志願,必然是有利益訴求,需要呂雉去解決的。

而這兩個群體的利益,又與皇帝劉盈的利益相左……

從這就不難看出,呂雉所面臨的,其實是一個惡性死迴圈。

要想幫兒子掌握權力,‘太后’就要仰仗外戚;可外戚仰仗久了,‘呂雉’愈發權勢滔天,天子劉盈反倒越拿不回權力……

“恐怕這才是歷史上,呂雉的所作所為,有那麼多前後相悖、屢有怪異之處的原因了吧……”

“兩個身份,兩個截然相反的訴求、目標,換了誰,估計都得人格分裂……”

想到這裡,陽毅不由輕出口氣,對老爹沉沉一拱手,表示受教。

對於呂雉這個人,陽毅的感官也悄然發生了一絲變化。

——不完全是敵人!

或者說:身為劉盈生母的‘太后’不是敵人,代表呂氏外戚、周呂部舊的‘呂雉’才是敵人。

陽毅需要做的,也就不再是徹底打倒呂雉,而是思考讓呂雉放棄‘呂雉’這個身份,以及背後的呂氏外戚、周呂部舊勢力,只純粹做劉盈生母、漢家太后的方法。

正思慮間,就見陽城延稍一沉吟,才面色複雜的將手指左移,放在了那個根本看不見的‘圓圈之上’。

“外朝百官,則魚龍混雜,清濁不明。”

“蕭相等老臣之所欲,左右不過安度晚年,平穩朝局,以免有負高皇帝恩德。”

“然亦不乏陳周、季布之輩,或阿諛於太后身側,或暗媚於陛下當面;”

“其所圖者,不過有朝一日,太后、陛下反目,朝局大亂,此僚便可搖身一變,一飛沖天,以為潛邸元從。”

“縱如此,蕭相等老臣、陳周等奸妄亦為數不多,朝公百官,多為老夫這般無所適從,不知當若何,故而暫且以靜制動者。”

說到這裡,陽城延不由又向陽毅點了點頭:“二郎所言無錯。”

“今外朝百官,多蒙太祖高皇帝知遇之恩;高皇帝大行,百官自多有投效陛下,忠君奉上之意。”

“然呂氏外戚、周呂故舊兩黨之所存,使此等忠臣義士不敢擅動,唯恐太后為身側之人讒言蠱惑,同陛下母子反目……”

嗯?

這……

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對於陽城延的說法,陽毅本能的感到了一絲不信任。

如今朝中,大半都是忠臣?

——如果真這樣,那上次的軍議,外朝為什麼要裝縮頭烏龜,坐視劉盈派陽毅和呂后死磕?

難道外朝不是想讓劉盈和呂后起衝突,好坐收漁翁之利?

這根本就說不通啊!

陽毅只眉頭一皺,稍流露出些許困惑之色,陽城延便再度看穿了陽毅心中之所念。

就見陽城延再度搖頭苦笑一番,輕輕伸出手指,在陽毅胸前輕輕點了幾下。

“人心!”

“無論太后身側之呂氏外戚、周呂部舊,亦或外朝百官,開國功侯,乃至於天下萬民,其之言行,無一不可解之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