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如杞是進士出身,是讀書人中的佼佼者。

這年頭有不少讀書人讀醫書,會把脈開方子,耿如杞也頗懂醫術。

大災之後有大疫是常識,耿如杞當然重視。

既然滅鼠能夠防禦黑死病,那就動員整個宣大的軍民都參與。

反正老鼠的危害人所共知,執行這種命令不會遭遇牴觸。

耿如杞跟黃毅談了很多,還把最近登來發生的叛亂細說了。

此時的大明朝廷還沒有意識到李九成、孔有德等等東江舊部的叛亂會糜爛千里,導致幾十萬人死於非命幾百萬人流離失所。

唉!歸根結底還是崇禎皇帝不會用人。

孫元化是個科學家,最適合在工部管理鑄造火炮、打製鳥銃,怎麼能讓他擔任獨當一面的登來巡撫?

吳橋兵變之時,主謀是李九成,孔有德屬於被逼無奈,他們的人馬只有一千左右。

然巡撫孫元化一直幻想著招撫,沒有及時調兵遣將予以消滅。

最終導致叛軍人馬越打越多,最多時達到好幾萬,禍及大半個山東。

原本能夠牽制後金的登來一蹶不振,反而變成當了漢奸的孔有德經常襲擾山東。

現在的歷史有所不同,原因當然是大淩河城依舊在堅守,吳襄、宋偉這兩個總兵官龜縮在錦州閉門不出,沒讓後金軍佔到便宜。

《仙木奇緣》

歷史上這倆活寶被孫承宗逼迫萬般無奈,只能硬著頭皮去救援大淩河城,見到後金軍立刻逃跑白白丟了幾千兵馬。

在這期間吳三桂發現逃跑的老爹被後金軍圍困,率領鐵甲家丁衝鋒營救,居然打敗後金軍把吳襄救回錦州城。

混戰中吳三桂被一刀剁在面門,從此以後鼻子上留下一道疤。

吳三桂奮勇救父的故事後來還被崇禎知道了,在這位剛愎自用的皇帝心中留下了“孝義無雙”的好印象。

如今沒這樣的美事,吳襄根本不出錦州城,無驚無險,用不著兒子拼死相救,吳三桂失去了一戰成名的好機會。

此時張春率領的幾萬援軍沒有被兵部催促,所以小心翼翼行軍,慢得如同烏龜爬。

急得謀劃著圍點打援的皇太極直冒鼻血。

此時的皇太極還不知道圍點打援的難度不小。

那是歷史不同了,大明方面沒有打成添油戰術,沒有吳襄、宋偉連續兩次帶幾千兵馬救援。

如今的錦州城裡多了一萬兵丁,因為沒有戰敗損失上萬人馬,所以士氣還在。

張春的救援人馬和錦州的人馬匯合後,能夠組建一支人數達到六萬的大軍。

其中一兩萬籍貫永平府的兵丁跟後金軍有血海深仇,他們都有親人死於阿敏製造的大屠殺。

這些人都是主動從軍,都想著報仇雪恨,不缺死戰的決心。

總而言之,各種跡象表明,後金方面這一回需要肯硬骨頭,估計戰損要遠大於歷史。

大淩河之戰有可能拖幾個月,在這期間絕無可能調動幾千關寧軍進入山東平定叛亂。

黃毅忽然間意識到兵部在無兵可調的情況下,極有可能調遣興和軍去登來。

歷史上的吳橋兵變發生在崇禎四年十一月底,歷時十八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