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三章:王公貴胄(第1/3頁)
章節報錯
把監軍大太監的家抄了人裹挾走了,是秘密行動,只有興和軍將士們心裡有數。
還有耿大這個不算外人的外人瞭解前因後果。
耿如杞就是從耿大口中得知。
剛剛知道之時,耿如杞簡直是如坐針氈。
後來發現黃毅裹挾走了監軍大太監,他這個宣大總督沒有了掣肘,日子過得舒心多了。
《我有一卷鬼神圖錄》
他心裡清楚,如今的世道變了,手中有強軍可以不拘小節。
皇帝對待祖大壽的態度就足以說明問題。
因為十二月初,皇帝給祖大壽晉爵少傅加官左都督。
這種拋下皇帝,拋棄被後金軍包圍的京師軍民,一熘煙跑回遼東的將軍,毫無忠義廉恥,簡直是死有餘辜。
然人家卻是升官發財!
為啥,遼東將門手中有大明最精銳的軍隊,皇帝投鼠忌器。
唯有軍隊才是安身立命的本錢,更加認清現實的宣大總督當然要不遺餘力扶植兒子和女婿。
他前一段時間確實想過不能讓王坤活著離開宣大的地盤。
後來發現被裹挾去了軍中的王坤居然贏得了不辭勞苦勇於任事清廉如水的好名聲。
耿如杞愕然!
怎麼可能?
黃毅是用什麼方法讓那位眼睛長在額角上的死太監服了軟?
謀殺監軍太監是株連九族的大罪,不到萬不得已誰願意行此下策?
所以耿如杞建議王坤回京師報捷,坐實他清廉如水勇於任事不辭勞苦的光輝形象。
想來那位好湖弄的年輕皇帝看到王坤現在的模樣就會信了七成,再有實打實的軍功託底,王坤必然簡在帝心。
皇帝信任的太監自然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花花轎子人抬人,那重新得勢的王坤只能選擇打落牙齒和血吞,肯定不會把被黃毅欺負的糗事兒說出來。
耿如杞見到黃毅後把想法和盤托出。
他是真心把黃毅看做自己人,而且認定了他跟興和軍是榮辱與共。
仔細聽了老丈人的打算後,黃毅笑了,道:
“我把王太監抓來軍中的目的就是教育他改造他,本就沒打算要他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