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毅的計劃是在土壘上架炮轟擊登州城,在土壘上開槍擊斃叛軍的炮手,讓叛軍打不響紅夷大炮。

叛軍將領沒往這方面想,因為這個時代只有紅夷大炮打得遠夠威力。

但是紅夷大炮自重三四千斤,後坐力驚人,在夯土基礎、磚石壘砌的城牆上開火都能把城牆震塌了。

城池佈防紅夷大炮,每個炮位的城牆都得重新加固。

把紅夷大炮抬上臨時堆起來的土壘開炮,有可能一炮打響,敵人沒有打著,炮管震翻了砸死了躲閃不及的炮手。

嘿嘿!氣密性越好後坐力越高,興和軍有氣密性差強人意,母炮炮身只有二百二十斤的弗朗機三斤炮。

這種炮打不了三五里,裝實心彈打一里左右完全沒問題。

如果是裝霰彈,一二百步內破甲十有六七!

還有二百使用米尼槍的一等火槍手,他們在二百步距離瞄準射擊,如果打十槍,總成績肯定超過七十環。

哪怕是裝備精良的建奴巴牙喇,被米尼彈打中要害也得九死一生。

攻城之時,土壘上的弗朗機炮忽然開火,井闌上一千使用燧發槍的火槍手齊射,加上二百使用米尼槍的一等火槍手精準射擊。

叛軍在城頭無法立足怎麼抵抗?

叛軍有紅夷大炮、大將軍炮、弗朗機炮若干,他們可以開炮啊!

突然性很重要,為此麻痺叛軍一直在進行中。

興和軍炮兵的第一輪射擊就是以霰彈打擊登州城頭的叛軍炮手!

一等火槍手也是時刻準備著擊斃妄圖開炮的叛軍。

即便有疏漏,叛軍又能打出幾炮?

倉促中打出的炮彈有準頭嗎?

叛軍雖然不知道興和軍堆土的用意,眼看著土壘越來越大越來越高,覺得不踏實。

李九成和陳有時等等都仔細看了卻不得其解。

最後是李九成一拍腦袋,說了句:“管他娘,給老子轟!”

“都元帥有令,炮兵火速就位!”

登州南城頭頓時忙活起來。

這年頭的大炮基本上不是裝填完畢待發,而是在開火前完成裝填。

大概是不到一刻時間,叛軍的紅夷大炮和大將軍炮開火了。

足一百門火炮齊射,威力非同小可,最起碼“轟隆隆”的炮聲驚得不少明軍將領一個哆嗦。

好些個膽兒小的民夫嚇得褲襠裡淅瀝瀝……

只可惜這個時代土堆就是最有效的防炮利器,管他是三斤石彈還是十斤鐵彈,鑽進土裡通通瞧不見。

殺傷力可以忽略不計。

李九成和一群將佐留在城頭看著呢!

“這這這……,沒想到土牆有如此妙用啊!”李九成服氣了。

李應元明白了:“怪不得那時我軍往興和軍營地裡開炮,他們的營地裡一點點也不慌亂。由此可見,興和軍營地裡肯定佈滿了溝渠土壘。”

李九成對兒子道:“這就是經驗,以後我軍也要學這種方法!”

“這方法確實妙!以後肯定學著用。”

孔有德、耿仲明這些將領們看到了炮擊效果後紛紛搖頭。

太不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