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十七章:兵兇戰危(第1/2頁)
章節報錯
因為宣大總督一直在接受、安置流民,所以宣府、大同一線的局勢尚且在掌握之中。
山西僅僅是緊靠陝西的縣府被禍及,並沒出現如陝西那邊流寇四起攻城掠地的慘狀。
流寇沒殺來,沒鬧兵災,秋收基本上沒有受到影響,今年宣大地區收穫的糧食足夠自給自足。
但是由於有糧商大肆收購,糧食的價格依舊很高。
原本秋收後一石麥子的價格會跌到一兩銀子以下,今年做不到了,居然還在一兩二三錢左右波動。
這一任宣大總督在民間的口碑頗佳,在皇帝、內閣、司禮監秉筆太監眼中,耿如杞是個能臣。
大太監王坤當然懂得察言觀色,擅長見風使舵。
他來到宣府後在耿如杞面前從來不拿大,還算相安無事。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如今的耿如杞手中寬裕,當然不會慢待了內官。
沒幾天,大太監王坤收到了宣大總督的禮物,只可惜不是金銀財寶,僅僅是一輛瞧上去很大的馬車。
太監貪財,外放的太監必須貪財,不貪日子沒法過。
因為太監群體也講究朝中有人好做官,司禮監的大太監,二十四監的掌印太監等等,外放的太監都得給孝敬。
不貪汙受賄敲詐勒索拿什麼孝敬?
太監就怕被告了黑狀,他們不是文官武將,都是皇帝的家奴,皇帝不高興了,拖下去杖斃跟打死一條狗沒啥區別。
原先王坤因為沒瞧見宣大總督送來金銀財寶滿肚子不高興,但是在坐了一回大轎車後,變成了眉開眼笑。
然後他就開始做白日夢。
大太監金銀財寶見得多了,可有誰享受過如此舒適愜意的大轎車?
如果他弄幾輛送去京師孝敬曹老公、王公公、唐公公、張公公等等實權派大太監,保不準能升任秉筆太監。
塞外兵兇戰危,黃毅當然要備戰備荒,糧食不能留在城外,必須入庫統一儲存。
秋收過後,田地裡基本上沒了活兒,這時集體農場的勞動者就必須在鎮撫官領導下進城工作、生活,春耕開始前再回來。
韃子、建奴之所以打仗,最大原因是為了搶劫糧食、生活用品。
他們基本上是秋後出兵。
根據地的每一個個體都有對應的集體,組織架構做到了如臂使指,所有的漢民都有戶口,每一個家庭都有戶口簿。
秋後入城都能夠得到工作,拿上戶口簿就能在公家糧店領到口糧。
糧食統購統銷是根據地的管理模式,集體農場收穫的糧食都必須入庫。
因為集體農場工作者真正的家是在城裡,農場沒有水泥混凝土筒倉,甚至於住房都是簡易窩棚,根本不能過冬。
集體農場的收穫上交三分之一,接下來的當然是留足口糧,把餘糧賣給根據地公營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