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女婿臉皮真厚,直接開口要兵額,要官職。

還口出狂言,張家口外五百里內,沒有他的支援,誰來這裡都待不下去,誰敢造次,肯定沒本事活著回關內。

朝廷如果逼反了根據地,派遣五萬兵馬都打不下興和城。

這種話大逆不道,耿如杞聽在耳中很不舒服。

但是他沒有發作,覺得黃毅生長在蠻夷之地,不服王化,需慢慢言傳身教。

後來想了想,覺得黃毅不肯入關也未必不是好事,否則僅僅是禍從口出就足夠抄家滅族。

三天後,耿家父子和宣大的文官武將回去了。

耿如杞有些憂心忡忡,關心大淩河之戰是否打響,一回到宣府就檢視朝廷邸報。

大婚後的黃毅沒有度蜜月,依舊是忙於工作,忙於工業進步。

黃毅在新婚當夜就跟耿月如坦言,她用不著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她是自由的,可以去想去的任何地方。

那天晚上黃毅還好好地看了看耿月如的小腳,還好,她家給她裹的是“揚州小腳”沒有硬生生把腳指頭掰斷裹成畸形。

黃毅早就下達命令,根據地不允許任何人裹足,原本纏足的左芳蓮、小九、葉惠玲等等女子早就解放了雙腳。

新婚之夜,黃毅先解放了耿月如的小腳,接下來立刻讓耿月如的陪嫁大丫鬟海棠去給耿月靈解開裹腳布。

黃毅自始至終都想不明白,什麼惡趣味導致女人把健康的腳弄成半殘廢。

裹腳的始作俑者真該千刀萬剮斷子絕孫!

華夏的燦爛文明史也會因為有這種不光彩的一頁黯然失色!所有的中國人都應該以為羞恥。

耿月如和耿月靈是最最開心的,因為她們發現出嫁後,日子比在孃家時還要快活。

說實話,黃毅是孤身一人穿越到大明,這裡沒有長輩,也沒有兄弟姐妹,耿月如娶過門立刻成為了後院之主,相當於是根據地第二大的人物。

黃毅又從不限制她們姐妹倆的自由,想去哪兒就可以去哪兒,路程遠了由寶勒爾或者阿琪多蘭帶領幾十個女子騎兵護送。

古人長幼尊卑的思想根深蒂固,阿琪多蘭、寶勒爾兩個從來沒有非分之想,對侍妾的身份很滿意。

她倆稱呼耿月如夫人,稱呼耿月靈如夫人,每天早上都要去請安,聽從吩咐。

根據地的秋收即將開始,所有超過十歲的男男女女都要忙碌起來。

學校也要停課,所有的小學生也得參與秋收,孩子們沒有力氣大活兒幹不了,可以提著竹籃撿麥穗。

為了保住收成,為了讓所有的軍民安心收穫,這時候的黃毅將要帶領全脫產的騎兵戰士巡邏四方。

根據地沒閒人,就自己家有幾十個閒著影響不好,所以黃毅打算讓姐妹倆回孃家住上一個月。

順便帶上給老丈人準備的一份厚禮——豪華版八抬大轎型四輪馬車。

黃毅給這種低調奢華的馬車起了個好名字——大轎車。

耿月如姐妹倆回宣府的任務不僅僅是給她爹送上轎車,她倆還得想方設法賣出這種轎車。

一輛轎車不算馬匹,重量四百斤左右,黃毅的定價比較高,馬車的重量除以二約等於銀子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