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作戰、連戰連捷,導致赫丹巴特爾覺得擴張太快,擔心新歸附的騎士遠大於老部下影響指揮。

這一次的他猶豫了,跟黃毅商量,他是覺得人馬如滾雪球般壯大了,導致他已經認不全十夫長以上的大小頭目。

騰格里部兵強馬壯人口眾多,不是弱雞。

赫丹巴特爾擔心主動去攻擊一旦遭遇挫折,有可能面臨新歸附騎士的反噬。

黃毅的答覆很簡單,遠交近攻,騰格里部離得太近,不能等,必須打掉。

不要擔心人多不好管理,只要能夠打贏,人心就能安定。

在赫丹巴特爾心目中黃毅是無所不能的,於是乎他鼓起餘勇又進行了全體總動員,接下來又玩一出傾巢出動。

這一回有點浩浩蕩蕩的感覺,因為出動的騎士達到一千二百多,最小的才十二三歲,一臉稚氣,最老的已經六十多,鬚髮皆白。

黃毅的隊伍又龐大了,這一次率領了五十七個著甲騎士。

多出來的十二個漢人青壯年當然是來自於被消滅的朵錄安哈部。

五十七騎,人人雙馬,個個有甲,模樣瞧上去蠻唬人。

其實這些人中有三十七個基本上是樣子貨,幾乎沒有能力在騎戰時發動遠端攻擊。

但是他們每天都在進步,最起碼都能騎馬揮刀砍殺。

騰格里部不是泥捏的,比較能打,騰格里本人很剛烈,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率部奮力抵抗。

第一波衝擊的騎士來自於新歸附的朵錄安哈部,那一百五十多青壯年騎士得到赫丹巴特爾親口許諾,敢於衝鋒,敢於死戰者戰後不僅僅發還財物、牛羊,還分配新奴隸。

己方人馬一千多,還有一二百鐵甲騎士,對手的人馬連一半都不足,鐵甲騎士不足己方的三成。

這一戰必然能勝!

但是誰都知道第一波衝擊的人馬必定損失慘重。

這有什麼辦法呢?誰讓他們是新人?為了明天的日子好過些,拼了!

杜木布特心情越來越好,因為他已經不是新人,理所當然在第二波衝擊的佇列,人馬的損失註定會少許多。

主力部隊當然是赫丹巴特爾親領,現在的他身邊簇擁著足一百鐵甲騎士,而且都是內穿了棉甲、中間還有皮甲的壯士。

黃毅的人馬沒在赫丹巴特爾的佇列,因為他這裡大部分是烏合之眾,衝擊起來隊形都成問題,會影響到赫丹巴特爾親領人馬的發揮。

所以黃毅只得在主力大陣左側率領人馬結了一個雁頭陣,黃毅、虎嘯川兄弟倆、黃大鵬等等充當雁頭。

騰格里部的戰鬥力確實可以,居然輕鬆打敗第一波衝擊而來的隊伍跟第二波人馬打得難解難分

騰格里和他的兒子們以及麾下絕大多數騎士都認識杜木布特父子。

他們惱恨杜木布特,全力以赴衝擊杜木布特率領的人馬,打出了三比二的戰績。

杜木布特部的戰鬥力其實頗不如騰格里部,一個對沖就被斬殺十幾個騎士。

還不僅於此,杜木布特的二兒子也中箭落馬生死未卜。

仗打得膠著,如果是以前,杜木布特已經不敢拼命開始逃跑。

但是今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