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

杜木布特看出來了黃毅這個漢人在部落中的地位,選擇了隱忍。

補償一年的口糧當然不可能按照成年人飽食的標準。

僅僅是按照奴僕半飢半飽的消耗算總賬。

黃毅沒有過於苛責,因為漢人奴隸確實是吃不飽肚子。

以後至少要讓所有的漢人吃到七成飽,隔三五天吃一回肉,意味著解救的漢人奴隸越多,糧食缺口越大。

為了能夠獲得更多人口大發展,黃毅一定要搶掠牛羊,洗劫金銀財寶。

接受杜木布特部投降後赫丹巴特爾麾下的頭領、騎士們有了分歧。

許多殺紅眼的部眾不樂意不戰而屈人之兵。

他們更加喜歡搶牛羊、搶糧食、搶女人……

接下來有意思了,新歸附的杜木布特部組織了一百騎參與攻擊曾經的盟友之一朵錄安哈部。

這個部落的人口數量是杜木布特部的雙倍,有一千一百多,以前也需要給達喀木布祿部交供奉。

但是他們部落的實力比杜木布特部強太多,又因為是近鄰,這幾年沒少因為草場的歸屬問題大打出手。

每一次都是杜木布特部吃虧,選擇忍氣吞聲。

以前達喀木布祿部在這一帶說了算,如今不一樣了。

杜木布特為了向新主子表忠心,也是為了報復朵錄安哈部,主動做了帶路黨。

兩軍對壘之時,他根本不給朵錄安哈說話的機會,第一時間發動了衝鋒。

新歸附的原達喀木布祿部騎士也不願意看到敵人直接投降。

因為他們多多少少都有財產損失,最起碼失去了漢人奴隸和補償給漢人奴隸的一年口糧。

赫丹巴特爾包括所有的高層都同意黃毅得到所有的漢人奴隸。

僅僅是得到人當然不夠,他們的衣食怎麼辦?

羊毛出在羊身上,漢人原本是哪一家的奴隸,這一家不僅僅必須放人,還得給衣服和糧食。

糧食不夠就得用牛羊馬匹抵數。

不服?

不可以不服!

誰敢不服就讓他變成死人,讓他的女人成為奴隸!

黃毅其實也覺得殺了奴隸主解放奴隸最省事,有接近一百三十漢人奴隸就是達喀木布祿以及他的兄弟、兒子、侄子家的。

如今這些家庭的女主人變成了奴隸,男人都變成了死人,包括身高不超過車輪的男孩子。

財產都成為了黃毅的繳獲,但是黃毅沒有獨吞,而是分了明面上的一大半給赫丹巴特爾。

私下裡,黃大鵬、章東等等藏了不少真金白銀。

所以黃毅得出結論,殺了奴隸主解放奴隸最划算。

得到的糧食、物資、金銀財寶足夠被解放的奴隸吃用一年以上。

黃毅明知道赫丹巴特爾部實力增強到了如此地步,完全可以靠談判收服周圍的幾個部落,也不建議。

因為他知道,韃子都是記打不記吃的貨。

不打破他們原有的統治階層樹立起新的統治者,就沒法直接納入管理。

因此不勸降直接去打得人家無條件舉手投降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