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餘銳走後,秦昭又安排人叫來了工部尚書葛尚誠。

自從新皇登基之後,葛尚誠的日子過得可以說是春風得意。

雖說在工部裡面,他更像一個工具人。

長公主秦萱自不必說,私底下跟秦昭說話都沒大沒小的,更不會把他當一回事。

工部右侍郎墨瑜,那是上頭重視的人才,天下學宮的“大衍陣”都隨便他用,葛尚誠自然對其尊敬有加。

就算是如今新上位的左侍郎田裕傑,那也是背靠農家的人,他同樣得照顧一二。

基本上只要這幾個人有什麼需求,找他打個招呼,他就得屁顛屁顛跑去做人員調整。

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樂此不疲。

原因也很簡單,內部歸內部。但在外面,他終究代表著公佈一把手,誰見了不得尊稱一聲“葛大人”?

凡事就怕比較。

以前他不過是九卿之中少府陳銘手下的官員,雖然底下管著不少工匠,但無品無權,說是臨時工也不為過。

跟現在比起來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而且,過去沒有六部,分工也沒這麼明確,但類似職能基本還是有的。

硬要劃分個高低,排在首位的應該是禮部。

以前人族講究的是“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對祭祀之禮極為看重。

相應的,負責這方面事務的奉常也就成為了九卿之首。

差不多的是軍方一系,不過武將另有體系,也不能完全算入其中。

當然,即便到了現在,軍隊依然極為重要。不過隨著調兵權歸兵部,統兵權歸大都督,影響力終究比從前低上一籌。

大夏以法家治國,刑部和戶部的地位也無需多說。

而以前各地郡縣都有一定的自治權,選官也是世襲舉薦,不存在吏部這一說。

至於工匠序列,那是毫無疑問的弟中弟。

隨著秦昭上位改制,工部的地位可以說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不斷拔高。

尤其是連最受皇帝寵愛信任的長公主秦萱都在工部掛職,現在又多了農學院、印刷部,以及墨瑜等人。

終於能跟其他部門平起平坐了。

事實上還不僅如此。

經過九州龍脈凝聚,地脈軌道車出現,加上最近發放書籍等一系列動作下來,連帶著工匠們的社會地位都有所拔升。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加入工籍,選擇勞役。

對於這件事,葛尚誠自然樂見其成。

就在前幾天,他還跟印刷部那邊打好了招呼,前幾期報刊中,準備著重宣傳一下工匠如今的待遇以及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