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過後,大夏王朝正式進入洪寧元年。

各地州府,也在同時收到了來自京城的命令——推行新政。

這次新政,是之前花費數月時間,在朝堂上爭論許久,後來又經過六部反覆商議細節之後,才徹底擬定下來的。

短期來說已經十分詳盡,沒有什麼疏漏之處了,能適應目前大夏的生產力水平。

這次新政在士農工商幾方面都有改動。

其中尤其以農業方面的改革動作最大。

首先是土地兼併的問題,這裡面的隱患其實一直以來都很讓人頭疼。

如果完全禁止買賣,甚至轉為類似“井田制”那種公有的制度,一方面相當於剝削了普通小農的勞動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會觸及太多人的利益,很難實施推廣。

但如果不禁止的話,最後的結果必然是富的越富窮的越窮,更會動搖王朝的統治根基。

所以秦昭想出來一個折中的辦法,至少能夠平滑過渡到工業化階段。

那就是階梯稅制!

當時他先是找來了戶部尚書餘銳,對其說道:“我準備修改徵稅規則,你先聽一下其中有沒有什麼難以推行的地方。等到了朝議時,再正式公佈。”

“陛下請說。”餘銳恭敬道。

他對此事早有預感,之前秦昭就多次安排過他調查現在大夏的生產與農田歸屬情況,修正稅制是必然的。

“目前大夏的稅收為十二稅一,我準備將其降低到十五稅一。”

“陛下,這未免也太低了些。”餘銳聞言錯愕不已。

目前,大夏子民主要壓力來自於“稅”、“賦”、“役”、“貢”四項,其中又以稅的壓力最大,同時也是國家財政的主要來源。

他的經歷豐富,幼時生活富足,之後當過兵,當過徭役,如今又身居高位。

也因此,對這種民生之事瞭解很深。

說實話,十二稅一本就算不上高,十五稅一就更是低的過分了,這樣一來恐怕很難維繫各項開支。

更不用說,如今大夏還有各種新型建築要打造。

這些東西,作為管錢的戶部尚書,餘銳再清楚不過。

“我自是知道。”秦昭淡淡道,“你先聽我說完。”

餘銳聞言趕忙收斂心神,凝神靜聽。

“先前已經先後讓子非和你統計過全國家庭情況,十五稅一,只針對普通家庭。凡是超過十畝的農戶,稅率開始提升,具體的你們再詳細制定一下。一旦達到千畝往上,十稅三!”

“十稅三?!”聽到這話,餘銳直接麻了。這已經不算是放血了,而是割肉啊。

但問題是,這肉未必能割到地主階級的身上。

“放心。”只是一看,秦昭就知道他在想什麼,“同時,還要頒佈律法,對佃租的上限做出限制。地主或者富農在找佃農耕田時,最多收取三成五的地租。”

“嗯?”餘銳一愣。

這麼算來,還真的可以。

這個佃租上限,配合十稅三的稅率是什麼概念?這幾乎意味著多餘的田產沒有絲毫意義。

因為實際上,有了這個上限之後,地主是很難完全收取到三成五佃租的。

他們向佃農出租田產時,是提前說好上交的糧食數量,而非按照產出比例來收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