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法制(第2/2頁)
章節報錯
隨後面色變得嚴肅起來,沉聲道:“我需要你們彙集一些法家中學問精深之人,編纂案例作為註解,將來推廣這些知識,能否做到?”
雖然說得是問句,但語氣堅定,並不容他們推辭。
這件事的確很重要。眼前的一系列法家經典都是隻有理論,並沒有相關例證支援。
以吳庸等人的學問才華來看,自然不會有什麼晦澀難懂之處,但對剛剛入門的學生卻極不友好。
需要有人進一步註釋簡化才行。
這也是秦昭叫來這些人的其中一個目的。
“臣等樂意至極。”吳庸等人都是躬身領命,甚至很是喜悅。
《法家鎮獄經》的修行也是需要資糧的。如果能將這些典籍中所蘊含的道理盡數消化,絕對能大幅推升他們的文氣修行,甚至說不定可以藉此邁入神宮境。
待這件事告一段落之後,秦昭又問起了另一個問題:“對於如今的夏律,你們有什麼看法?”
“嗯?”聽到這個問題,幾人沒有馬上作答,各自斟酌起來。
此時侍衛景夏也已經從樓下取回竹簡來到秦昭身側。
秦昭就沒再等他們回話,說道:“其實現在的夏律,有些地方責任過重了。”
說話間,他隨手從景夏手中拿過一卷竹簡。
挑了其中一條說道:“比如這裡,你們且看一下,‘凡有人對犯罪結果的發生,抱著希望或者放任的態度。共同的犯罪使各犯罪人行為彼此聯絡,結合成為一個統一的犯罪行為,共同導致危害結果的發生。構成協同犯罪,與犯者同處。’是否合理?或者說,是否全面?”
吳庸等人面面相覷,沒有明白其中有什麼疏漏之處。
“日常生活上的行為,不應該以犯罪論處,即便對法意有威脅,也應斟酌處理。”
見他們神情還是有些疑惑,秦昭解釋道:“我給你們舉個例子。販刀人張三,有一天遇到了一個滿臉兇意的壯漢買刀。張三將刀賣給了他,結果晚上壯漢用這柄刀行兇殺死數十人。對張三該如何處置?按照目前夏律,是否屬於協同犯罪?”
這話一說,幾人頓時明白了他的意思。
毫無疑問,張三是能意識到對方具備一定危險性的,但是他放任對方買刀,主觀有意向。同時,對方又用從他這裡買的刀行兇殺人,屬於夏律中協同犯罪範疇。
見幾人都沉默不語,秦昭微微一笑,“但問題是,張三的工作就是販刀,不可能看到一個人長相兇悍就不做買賣了。”
“那麼依照陛下的意思,此種情況該如何修改呢?”
其實秦昭剛剛這個例子舉出來,幾人就差不多明白了他的想法。此時再問,只是想進一步確認方向。
“假如兩人就在販刀人門口產生衝突,有人進門買刀,張三再將刀賣給他,自然應數共犯。不過,正如我剛剛所說,除此之外的日常行事,也不能過於嚴苛。”
吳庸等人這下子徹底瞭解了他的意圖,齊聲道:“臣等明白了。”
秦昭聞言點了點頭,“既然如此,修訂律法之事便也交給你們去處理。”
緊接著他又繼續叮囑道:“此事馬虎不得,每一條都要逐字斟酌。寧可不改,也不能亂改。”
治大國若烹小鮮,必須掌握好火候。所有的政策實施都需要時間去鋪開,也需要時間來試錯和驗證,決不能急於求成。
律法關係民生,更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