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秦昭今日朝議時,天下間各勢力也正因為東海郡梁氏的舉動而震動不已。

一時間,風起雲湧,山雨欲來。

......

安寧郡郯縣,一處宅院大堂中,二十幾人正圍坐在一張巨大方桌四周,唇槍舌劍地爭論著什麼。

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個平凡普通的小縣城裡,此時正聚集了天下間近半數的富商豪強。

甚至很多知名商會的實際掌舵人,也逗留在此處。

“……這個機會要是錯過了,以後誰還敢起來反抗。況且,東海郡什麼情況,你們也都知道,若是我們只在一旁觀望,他們有事成的可能嗎?”一個穿金戴玉的中年男子沉聲說道。

一邊說著還一邊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這些人口中討論的,卻正是東海郡梁氏的動作。

不過讓他有些失望的是,其他人都沒什麼動容之色,依然在各自思考著其中的利弊得失。

終於,又有一個年紀稍大的人開口附和他了。

“莫兄說得對,如今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是個好機會。況且,我不信這裡只有我們致遠商會囤積糧食,此時不拼一把,難道想等著夏皇秋後算賬?”

“但是,其他事情還好,如此關頭做這種小動作可是犯了大忌諱的!”一個清脆悅耳的聲線插了進來,說話之人卻是在座眾人中唯一的一名女子,聚成商會的話事人。

她的行商風格一向偏於保守,不喜歡做這種風險太大的博弈。

“週會長多慮了,此時大夏本就根基不牢。加上我們的財力支援,梁氏就算無法事成,割據復國總不是難事。”最早出言的中年男子平靜道。

心中卻有些不屑,女人到底是女人,做事瞻前顧後,也難怪聚城商會位置一直不上不下。

經商者若是不敢放手一搏,如何攫取更大的利益?

“沒錯,我覺得梁氏那份檄文就寫的很有道理。先是多地大旱獲罪於天,後又大興土木使民怨四起,初登大位便言行無忌,這還不是亡國之兆?”

此話一出,瞬間引得眾人側目。

開口之人言語輕佻,全然沒把當今夏皇放在眼裡,什麼話都敢往外冒。

“況且,鹽鐵糧食賣給異族都做得,協助諸侯反抗無道昏君便做不得?你們也不想想,等皇帝處理完諸侯,接下來不就該對我們下手了?”

坐在最末席的年輕人嘴角微微勾起,分毫不退地與在場諸人一一對視。

這人乃是南平商會會長之子邱馳,被他父親用了不少手段推到了代理會長的位置,此時正是代表其父前來參加地盟會議。

雖然在場的大多數人都不怎麼看得上這個關係戶,但不得不說這番話確實有些道理。

若非夏皇最近動作太大,觸及了太多人的利益,他們也不至於鋌而走險。

同時,對當今皇帝也難免有些小瞧,覺得他太過急於求成,反而失了分寸。

“這可是潑天的禍事,爾等就不怕有命賺錢沒命花錢嗎?”坐在靠前位置的一名老者沉聲道,雙眉緊皺,明顯不贊同做這件事。

“亂世才有命,只怕天下太平了我們反而危險。”莫姓中年冷笑一聲,“呵,你們別忘了那份‘風雲榜’!最近你們被折騰的還不夠慘嗎?反正我是損失慘重。”

聽到“風雲榜”三個字,屋內出現了短暫的安靜。

“盟主,定個章程吧,討論的也夠多了。”邱馳似乎有些不耐煩了,雙目看向坐在最上首那個穿著樸素的中年男子。

此人正是地盟盟主,蔣青。

蔣青看著眼下這個情形,也暗感棘手,其實他心裡是不太想讓地盟摻和東海郡這事的。

但地盟本身只是一個鬆散的聯合,雖然他在其中說話分量很重,卻到底不能左右所有人的想法。

尤其是在這種利益攸關的時候。

“既然如此,那就表決吧。”蔣青沉聲道,“同意出資援助東海郡的可以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