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出乎秦昭的意料,第二日朝議之時,有人開始拿這篇檄文說事了。

“陛下,東海郡梁氏謀反,發了一篇《討夏檄文》意圖謀反!”吏部左侍郎龐偲率先出列,躬身行禮道。

“哦?你來給朕念念。”秦昭漫不經心地說道,似乎並未把此事放在心上。

實則心裡氣得要死,“該死,這梁安還真會搞事,誰給這傢伙出的主意?還知道寫這種東西。”

“啊……?”龐偲卻聞言一愣,這是他沒想到的。

皇帝絕對提前看過這篇檄文了,這是毫無疑問的事。作為大夏至尊,怎麼可能這麼大的事情都不知道。

何況之前那三份榜單,明顯說明這位陛下有非同一般的訊息渠道。

而且,當今夏皇的手段絕不弱於先皇,不可能沒有提前準備。

所以他出來也是隻是為了試探。

卻沒想到對方直接讓他在朝堂念那篇檄文。

要知道里面可沒一句是好話,說出來固然夏皇臉面不好看,他自己也絕對沒什麼好果子吃。

“微臣不敢。”龐偲連忙說道。

“有什麼不敢的,讓你念就唸!”秦昭表情有些不耐煩。

龐偲想得沒錯,秦昭就是想趁這個機會搞他。

至於臉面?

這篇檄文天下皆知,讀不讀出來有區別嗎?

況且,事情馬上就能反轉,他才不在乎。

這個龐偲是楚懷瑾的鐵桿,如今吏部右侍郎已經安排上了吳庸,再把左侍郎拿掉,接下來就可以準備對付楚懷瑾了。

龐偲沒有辦法,偷眼看了下楚懷瑾,發現對方眸色深沉沒什麼表示,只得出聲唸了起來。

也不知道這傢伙把檄文看了多少遍,竟似乎已經背過了——

“吳聖有言,無信不立;君子立世,德厚為先。自先皇殯天,小兒踐位,先改祖制,禍亂朝綱;後削諸侯,失信於人。為人君謂之不仁不義……

“然其外不能克敵於野,內不能剿匪於境。使異族狼顧,烽煙四起,百姓倉皇……

“今時尤不自知,罔顧蒼生困苦。土木大興,陷萬民於水火。此曰無德……

“東海郡梁氏,念君臣之義,陳兵於野。席捲起徵,金鼓響震。破亂賊於龍門,扶大廈之將傾……

“既救倒懸,當為酬恩。而今小兒志懷翻覆,言行浮詭,危急則勳賞懸授,克定則絲綸不行……

“有一於此,未或不亡。況四維不張,三靈總瘁。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七尺男兒,豈為奸佞之所趨;山河俱在,何謂寄他人於籬下?蓋天下之人,自當勠力同心!精誠合作,無道小兒豈可得而治哉?

“今以此文徵之,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話音落下,滿朝俱寂。

片刻之後,秦昭略帶嘲諷地笑道:“背的挺熟練,私底下練了幾遍?”

“微臣並未多看,請陛下贖罪!”龐偲額角滲出冷汗,慌忙說道。

“想不到你還是個人才,看一遍就記得這麼清楚了。”

龐偲張了下嘴唇,卻不敢再繼續辯解,只是反覆說著“陛下贖罪”幾個字。

“退下去!”秦昭怒喝一聲,冷眼掃視著殿內群臣,面色逐漸平靜下來。

“眾卿如何看待此事?”

隨後,在他略微有些意外的目光中,楚懷瑾站了出來,沉聲道:“陛下,我前些時候就提醒過您,大夏如今天時不好,不宜耗費太大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