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楊志天沒亮就會開著車子出門,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回來。

最近,他天亮了都還沒出門。

李惜就覺得奇怪。

“你怎麼最近都很晚才出門,下午天沒黑就回來了呢?是因為最近天氣冷了,所以沒什麼人要你去拉東西嗎?”

“不是。我這不是擔心你嗎?前兩天送你去鎮上的醫院檢查,醫生不是說隨時都有可能生孩子的嗎?”

“還早著呢,這才三十八週。”

她說的是孕期。一般滿四十週就會生孩子。

“醫生不是說了嗎?三十七週之後,隨時都有可能生的。到時候你萬一要生了,我又不在,怎麼送你去醫院?別人又沒拖拉機,你到時候又會痛得坐不了腳踏車,我只要一想到這一點,我就擔心,所以我能推的都推了。”

“你也太誇張了。再說了,也有可能是四十週之後也沒生的呢。總之這生孩子的事情不用急,到了時候自然會生。”

其實她自己也緊張得不行。

前兩天去打電話回省城的時候,她跟她母親還聊了差不多一個小時的電話。

電話裡,李師孃恨不得馬上過來接她回去省城生孩子。

楊志接過電話的時候,李憲也問能不能送李惜回去省城生孩子。

只是李惜不願意。

她說萬一長途跋涉,早產了怎麼辦。

楊志不太懂這些,他只知道,如果萬一真的在路上早產了,那李惜豈不是有危險?

這種風險他不願意去冒。

他只能是隨時準備著送她去醫院好了。

到了三十九周的時候,他更是寸步不離了,每時每刻都跟著,就連李惜去鄰居家摘菜,他也跟著。

鄰居都笑話他,他也毫不在意。

李惜說:“這還有五六天呢,都還沒到預產期,你緊張啥?”

“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緊張。”

李惜也只好由著他跟著了。

結果,在預產期的前三天,老校長硬是來家裡請他去運一車水泥回來修學校的操場。

(本章未完,請翻頁)

他看著老校長,誠心地說:“老校長,你看這,”他指著李惜的肚子,“都快要生了,也就這兩天的事情了。我要是走了,萬一她有什麼事情,我怕趕不回來。”

老校長也特別理解他,但是他也是特別心急。

他說道:“小楊啊,你看,這批水泥,我是託了不少人才讓水泥廠給我留一車的,他說要是再不去載回來,他們就要賣給別人了。”

楊志聽了,面露難色。

“而且,你也知道,今年冬天的水泥......”老校長繼續絮叨著。

楊志知道,今年冬天,不知道為什麼,水泥廠的水泥隔三岔五就斷銷,一般老百姓都買不到。剛生產出來,就被別的城鎮派大貨車來收走了。

而且人家出的價格還比自己鎮上的人的價格高,所以水泥廠也樂得賣給他們。

畢竟,一大卡車一大卡車地賣,總好過一拖拉機一拖拉機地賣。

一拖拉機只能裝一頓水泥,一大卡車可以裝十噸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