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陸續續的,楊志開始接到活幹了。

李惜在家,有些人騎著單車路過,也能看到路邊木屋子門前的牌子寫著的話,上門找楊志去拉貨。

時間一長,他的活竟然比楊大龍的還多。

因為楊大龍只是喜歡開拖拉機,他是不幫忙搬東西的。但是楊志就不同了,他什麼都肯幹,又不額外收費用,有時候卸磚頭卸水泥的人手不足,他還會直接上手裝卸。

僱主都特別感激,有了對比,很多人就專門要等楊志,即使排隊,也要等他開車來拉貨,為的就是省一個人力。

別人都笑楊志傻,就在旁邊等不好嗎?每天又搬石頭又搬水泥的,不僅累得滿頭大汗,還弄得全身髒兮兮的,別人又不付錢。

楊志不這樣想,他只想著,要是他幫忙裝卸,就可以快點把這一趟活幹完,然後馬上去拉下一趟。

這樣一來,他每天都比別人多走幾趟,別人可能要兩三天才拉完一家的,他一兩天就能拉完。

那些建房子的人,本來就是怕耽誤工期,因為工期越長,他們要付給工人的錢就越多,所以都希望能夠趕快湊齊材料好開工。

但是之前只有楊大龍一個人開車,楊大龍動作又慢,又不幫忙裝卸,所以大家只能慢慢等他一天一天地輪流裝貨。

自從楊志開始開拖拉機運東西之後,大家才發現,原來還可以這麼快的,所以大家寧願等多一兩天,也要找楊志。

久而久之,楊志的口碑就出來了,越來越多的人找楊志了,就連那些偏遠村落的人,也找上楊志。

往往一個村子裡有一家找上了楊志,後面的其他家要是要建房子,就都找楊志。

因為楊志除了收錢運東西之外,還可以幫他們找材料。往往他們都不知道都不懂哪裡可以買到材料,楊志卻知道。

其實楊志一開始也不知道的,但是問的人多了,他就說:“我幫你留意一下,要是看到有的話,我幫你們問問價格,你覺得合適了,我下回再去的時候,再幫你們買。”

“哎呦,不用問我要不要了,我信得過

(本章未完,請翻頁)

你,你問了價格覺得合適,就先幫我買了,回頭你直接給我送過來,我再給你錢。”

村民們豪爽地說道。

楊志說道:“那你就這麼信得過我嗎?”

“那是當然了,你跑得了,你老婆也跑不了啊。”

“對啊,楊老師,你老婆快生了吧?你都有老婆孩子了,你能跑哪去?”

十里八鄉的人都還是叫楊志做楊老師,因為他之前做過老師,所以大家都這樣叫他。他也樂得應聲。

“對呀對呀,所以我們信得過你。”

鄉民們都七嘴八舌地打趣他。

他才知道,原來李惜比他還出名,大家都知道路口那家屋子是他和李惜的,有時候有些人碰不上他,就直接到屋子裡找李惜,然後讓李惜記下來哪傢什麼人需要什麼東西。

等楊志回到家,李惜就會拿出一張紙,上面寫著,誰家要油氈紙,誰家要鋼絲繩,誰家要鐵釘,誰家要鐵鍋,誰家要水桶。

楊志笑著說:“哈,他們還真是把我們這當雜貨鋪了。”

“可不,這七零八碎的,誰有空去給他們買?”李惜也笑道。

“沒事,我現在經常開車路過潭鎮,經過哪家店有,我就去買,買完了就放在車廂裡,每天隨車帶著,經過他們村的時候就交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