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盛看著章勇走遠,搖搖頭笑著說:“真羨慕啊,我也想像他這樣,每天三件事,早上吃什麼,中午吃什麼,晚上吃什麼,其他時間就到處閒逛,去哪裡聽聽老故事。不像我們,手停腳停。”

說完,他就回去攤位去砍肉去了。

楊志收拾妥當,道了個謝,也回去張燦那裡去。

張燦正要找他,說道:“快點,現在正是大家來買燒臘的時候。”

他演示了一遍之後,就讓楊志試試。

楊志試過之後,他覺得還行,就讓他先砍著。這時顧客也上門了,都掏出錢來排著隊買。

他發現這裡的人都比鄉下的人要守規矩一點。

這就奇怪了。

這裡的人其實看上去還忙碌一點,吃了飯都要趕著去幹什麼事情,但是他們不管是坐車還是買東西,就算再急,只要超過兩個人的,總會有先有後,絕不一窩蜂湧上來。

張燦一開始只讓楊志砍,不讓他稱。

後來又嫌楊志砍得慢,又讓他稱,他自己砍。

過了一會,他乾脆不讓楊志砍和稱了,只讓他做些清潔和收拾的工作。

楊志不明所以,只好默默地在後面收拾。

不過這樣也好,他忙了一上午了,現在難得輕鬆一點,他就趁機休息一下。

他知道,下午還是要繼續宰雞宰鴨的,照現在這個買賣的速度,上午那八隻,應該是可以賣完的。

閒著沒事,他就看張燦砍菜。

有些顧客比較大方,一買就是半隻,張燦通常都是讓顧客挑選,選好了,就會把雞鴨從鉤子上拿下來,然後一分為二,問顧客要哪一半。

選定後,他就開始砍了。

一開始,楊志還不出有什麼問題。他覺得自己就是按照他的方法砍的啊。

就是砍成一塊塊,放到盒子裡的時候,還能拼成原來雞腿鴨腿的形狀啊。

他砍的,一樣可以拼成啊。

有什麼問題呢?

他就開始盯著看,盯著盯著,他就發現,每次按照顧客要求,把一隻鴨子分成兩半或者四分之一的時候,張燦就會讓客戶先選要哪一塊,然後就會稱,稱好了之後,就先收錢。

楊志看著,也覺得不難啊。他之前賣豆腐,難道還不會用秤嗎?

難道這裡的秤和鄉下的秤不一樣?

他只好仔細看著,沒想到,看著看著,就發現, 他稱的時候,趁著顧客不注意,就會稍稍用小尾指壓一下秤桿,然後迅速地就報了數給顧客,告訴顧客這是多重,多少錢。

顧客想砍的時候,他就已經是把雞鴨扔到砧板上,然後報金額數目,接著問道:“要不要砍?”

顧客一邊掏錢一邊說要砍。根本就顧不上之前到底是稱了多少了。

於是,張燦就把雞鴨放在砧板上開始砍。

張燦的雞鴨又不是一個價格,雞腿是按雞腿的價格賣的,雞胸是按雞胸的價格賣,鴨脖子又有鴨脖子的價格賣,而且又不明碼標價,都是顧客問,張燦就報一個價格。

有些熟客,根本就問價格,直接就買了。

所以一般人也沒那個速度去口算一共是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