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人都是要買水豆腐。

楊志見狀,也趕緊有樣學樣地把豆腐攤擺好,然後到父親跟前去打下手。

買主們一下子見有個陰陽臉的年輕人擠過來,嚇了一跳,都問老楊是不是收徒弟了。

老楊不好意思承認是自己老二。

他不想讓人說老子賣豆腐,兒子也跟著沒出息。

但是他也不好不認,只好藉著收錢稱重的功夫支吾過去。

由於這天是兩擔豆腐,楊志又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老楊要帶著他慢慢走,熟悉買賣。

於是時間就耽擱長了。平日裡都是太陽偏西就賣清光回家,今日天擦黑了才挑著空擔子到家。

到了家,卸下擔子,楊志就把今天收到的錢全數交給老楊。

老楊也不推託,照收不誤。

吃了晚飯,老楊去他自己大哥家借了桿秤,給了楊志,說道:

“明天起你就得自己單獨去賣了,一家人不做兩家生意,黏在一塊,誰都成不了事。”

楊志點點頭,覺得老楊說得有道理。

他巴不得可以不跟著老楊,因為今天捱了老楊不少罵,他不想明天的耳邊還是充斥著老楊的叫嚷。

第二天沒到四點,他就爬起來了。

平時要上課,他也早起,但是也不會早過六點鐘。

結果到廚房一看,老楊和老楊媽已經在那裡忙活了,鍋也已經燒開了。

老楊見他走進來,用眼角餘光,瞥了他一眼。

楊志看出了這其中的意味,那就是:老子都行,你這小子倒不行?

這眼神比罵他還難受,他決心明天起要比父母還早起床。

天色明亮後,豆腐也擺好進籮筐。

楊志把擔子擱到肩上,才發現肩膀在前一天被擔子磨破了,現在一吃力,覺察出痛來。

他往下一蹲,再用勁一扛,痛得呲牙咧嘴。

他不禁越加佩服老楊。怎麼他爸挑擔子好像一點都不重一樣呢?武俠小說裡說的古人身輕如燕莫不是說自己老漢?

挑擔子,天天挑,日日走,看似簡單,也是不少苦頭啊。

老楊側耳聽著楊志在那呲牙,也不看他。

窮苦人家,嬌氣得了?

痛也得受著!苦也得吃。

掙不到錢,沒飯吃,才是最苦的。

出了村口,兩人一東一西的就分開走了。臨分開的時候,老楊吼了一句:“不賣光了,別回家啊。”

楊志大聲回了一句:“好。”

其實他也沒有十分的把握。

做買賣又不像講課,平時他講課都是隻顧著在講臺上不停地按照備課內容不停地說,學生一聽,就完事了。

可是做買賣,他吆喝了,人們聽到了,事還沒完。還得等人來,這人來不來的,不在於他是否吆喝過關。

不,是不僅僅在於是否吆喝,還在於貨好不好,也在於人想不想買。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