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代課老師的工資實在太低了。其實正式老師的工資也低,也就比楊志多十塊錢。所以當年他考上中專時,老師也無能為力,在錢方面根本幫不了他。

當時他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當時他是上山砍柴!挑去賣!

對哦!砍柴!

楊志一骨碌爬起來,心想,這主意不錯。現在是寒假,又不用上課,反正平時也要上山砍柴的,何不砍多一點去賣呢?

說幹就幹。第二天一大早四五點,就出發。結果去到村口,居然烏泱泱的一大幫人扛著擔子、拿著柴刀、掛著鉤繩。有些人還推著板車。

想不到這麼多人一大早就上山砍柴割草。

楊志很久沒有清早去了,他當了代課老師後,一般都是下午或者傍晚去的。他拿著自己的工具,也跟上了隊伍。

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路也變得不難走。不過上了山,大傢伙就各自開幹,很快就一陣風一樣散落在山坳裡山坡上。

楊志挑了一個看上去還算茂盛的地方,結果一腳踩下去,差點滑到山谷那邊去。

原來這些地面表面看上去像是植被,實際上只是表面一層,裡面鬆鬆垮垮,說不定底下是空的,人踩上去,說不定就掉到山谷裡去了。

唉,畢竟是當了幾年老師,變得手不能抬腳不能踩了。

不知道為什麼,就這麼一個小小的事情,讓楊志的心情好像拋物線一樣,一下子拋到了谷底。

他的陰陽臉就變得更陰了,他默默地砍柴,很快就捆好了兩大捆,每捆看上去至少一個壯年男子雙手合抱都攏不過來。

“年輕小夥還是厲害呀,一捆柴頂得上我們倆捆。”

楊志聽到聲音,回頭一看,原來是鄰居王大媽。再看,原來大家三三兩兩的都下山來了。都挑著兩捆柴,到了分叉路的時候,有些人沿路回家,剩下一多半竟然都是往鎮上走!

楊志想不到現在這麼多人砍柴去賣。

四五年前,他去砍柴賣,只有好幾個小夥伴。一般他們賣柴還只是為了攢點零花錢。只有楊志是為了讀書。大人一般都是砍柴回家去自己燒火用。

不是因為大人們想不到這個點子,而是因為很少人買柴。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是自己上山砍柴的。楊志砍的柴,也是偶爾才能賣出去。所以他攢了很久才攢夠讀書的錢。

現在這麼多人賣柴,難道是很多人買嗎?

想到這,楊志心情慢慢好起來。對的,肯定是的,要是沒人買,怎麼會這麼多人都砍柴去賣呢?一定是!

楊志不禁在心裡盤算起來:一擔柴以前是9毛錢,現在我這捆柴是以前的兩倍還多,怎麼說都要2塊錢吧?一擔柴2元,一天應該能砍3擔,那就是6元。寒假40天,那我就可以掙240元!

想到這,楊志恨不得唱起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