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當頭澆了一瓢冷水(第1/2頁)
章節報錯
當楊志挑著近兩百斤的山柴走了5里路,終於到了鎮上的市集時,已經是八點多鐘了。
他又渴又累,但是現在最要緊的還是把柴給賣出去,市集上已經不少人了,他趕緊找了三路交叉的地方,把柴放下來。
放下重擔,他這才有空觀察四周。這一看不要緊,仔細一看,才發現除了他們村的人砍柴出來賣,還有臨近好幾個村的人在賣。
更讓他絕望的是,因為賣的人多,這柴竟然才5毛錢一擔!比幾年前還便宜!
在鎮上吃個面做早餐還要7毛錢呢!
而且現在的人買柴,不是論斤的,甭管多重,反正一擔5毛錢,願意的話,現在就挑去買主家。
難怪鄰居王大媽說那話,原來是嘲笑他啊。
他真是像當頭澆了一瓢冷水一樣,那感覺就好像硬生生從他手裡拿走了240塊。心灰意冷的他連有買主來問都不想搭理,直到快中午了,才隨便把柴賣了出去。
在鎮上吃了個面做午餐,他才慢慢走路回去。合著今天還倒虧2毛錢!現在剩下89元3角6分。
他一路走,一路慢慢盤算著:看來賣柴不是個好主意。原來大家都去賣柴,不是因為柴好賣,不是因為買主多,而是因為大家都窮,但是又想不到怎樣才能掙錢,只好去做這吃力不討好費時費力又不掙錢的營生。畢竟,柴賣不出去,還可以扛回家燒,好歹不算虧本。
當他一臉倦容地回到家時,太陽已經偏西了。他還沒進屋,四妹楊梅就跑出來說:“二哥,你可總算回來了。曾老師一直在等你呢,他抱著孩子來,孩子餓了,他等你又等不到,只好又回家了。”
楊志問道:“他來找我借書嗎?”
楊梅說:“不是呢,他說找你商量個什麼事。具體他也沒說,讓你回來後就去找他。”
“哦。”楊志應承著,估摸著老曾應該還是想和他商量那個事情。
等楊志去到老曾家裡的時候,老曾正一手提著他那才幾個月大的兒子的腿,一手給他兒子擦屁股。
他一邊手忙腳亂,一邊說:“等會,等會,我先伺候一下這個小祖宗。”
等他忙完,又抱著他兒子出來,去路邊蹲著,楊志也跟著出來了。老曾家裡的情況比楊志家還難,一家老小都擠在一個破房子裡,大眼瞪小眼,說話不方便,只好出來路邊蹲著說話。
老曾家門前就是一大片水稻田,傍晚時分,太陽還沒完全沉落,涼風陣陣。楊志看老曾一言不發,就催他:“老曾,有話快說呀,兩個大男人在這裡看夕陽啊?像什麼樣啊?”
老曾瞥了他一眼,只見楊志一身疲憊、雙腳好像從泥坑裡出來一樣。
原來去山上砍柴、然後到鎮上賣柴來回,這路上全是泥路,楊志走了一天,遍無所獲,還搞得全身髒兮兮的。他見楊梅說得那麼急,以為老曾有什麼急事,衣服都沒換,也沒洗澡就過來了。
其實他也沒幾身衣服,大家都窮,他以前也穿大哥的衣服,弟弟妹妹也穿他的衣服。哪個人的衣服不是補丁疊補丁?不過因著他後來做了老師,他自己從牙縫裡硬是省出兩套相對體面一點點的衣服。
老曾看他這個樣子,問他:“你掉泥坑裡啦?”
楊志隨手拔了根草,喪氣地說:“別提了!今天真是白忙活的一天!”
“你上山下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