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惜追著問,還有什麼好玩的?快說快說!

楊群想了想,這人啊,去了別的地方,他是很容易就發現當地的特色。

但是久居在本地的人,卻覺得事事平常,樣樣普通,說不出哪件事情是值得特意向外人稱頌的。

所以楊群想了又想,說道:“年初二回孃家,是那些外嫁女兒回來村子裡拜年的日子。”

“拜年啊,哎,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吃啊喝呀,再說點客套話?”李惜有點失望。

這好戲才剛開場,然後就急轉直下,要拉幕布了?

她感覺有點意猶未盡。

楊群看她失望的樣子,馬上說道:“別急啊,一直到正月初九,就是我們這裡的年例了。”

“年曆?年曆有什麼好玩的?不就是一本掛曆嗎?”李惜還是失望。

“不是那種年曆,是年例,例子的例。”楊群解釋道:“這裡的村子啊,每一條村都是有自己的年例的,到了屬於那條村子的那一天,村子裡的人就會召集人馬錶演、祭神,熱鬧得很。各家各戶在其他村的親戚都會過來看熱鬧和幫忙。”

“這好像挺好玩的。”

“如果到了別人村的年例的日子,我們也可以去看熱鬧。”

“對對,到時候我們一起去。”

“好呀,這個年例,一直持續到農曆二月初二,那一天就是龍抬頭。”

“龍抬頭?”

“相傳那天龍抬頭了,就降水了,大地就溼潤了,可以種田栽秧了。”

“哦,原來這樣。”李惜說道。

“還有,在龍抬頭之前,正月十五,除了是元宵節之外,還是潭鎮的年例。”

“哇,潭鎮的年例哦,那肯定很盛大咯?”李惜問道。

“那是當然。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潭鎮的中心廣場那裡,會放大型的煙花匯演。”楊群自豪地說。

“煙花匯演?這麼好玩?”李惜拍著手叫了起來。

“對呀,我們家每年都是全家出動,早早地就去那裡找位置坐好,小時候我不夠高,都是我二哥把我放到肩膀上,我騎得高高的,才能看得到。”

楊群又補充了一句:“要不然,我小時候只能看到別人的屁股了。”

“哈哈哈,真的嗎?”

“真的,我反正搞不懂那些人,本來坐著好好的,大家又可以看,又可以坐,為什麼要站起來呢?搞得不站起來,就看不到。”

李惜聽了,也說:“對呀,這些人真傻。”

“然後到了正月二十,就是縣城的年例,到了那一天,縣城裡的嫂子會請我們全家去大哥家做客。”

“就是你那娶了縣城嫂子的大哥楊軍他們家嗎?”

“嘿,你別說了,”楊群小聲笑著說:“我和我二哥背地裡都說,是我大哥嫁到了縣城去。”

李惜一聽,笑死了,捂著肚子在那裡笑。看不出楊志還有這麼調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