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小子,你蒙得了別人,還蒙得了我老曾?”老曾笑嘿嘿說道:“我看你啊,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別人是豆腐西施,你是豆腐大朗。”

“你......你才......是大郎!”楊志一急,就說話不利索,他又急又好笑。

沒辦法了,只好自己去了。

他找了一個週末,騎著車子就上路了。

德城,如果坐車的話,要先去潭鎮,然後坐三天一班的車到縣城,再坐五天一班的車去德城。

楊志當然不可能坐車去,他現在只有8塊錢存款,能省下一分是一分。

所以只好騎車去。

天才剛矇矇亮,他就帶著一大壺水,還有幾塊豆餅,出發了。豆餅是用豆渣做的,他從小就吃。

家裡啥都缺,就豆渣不缺。連他們家的豬吃豆渣都吃怕了,他也怕,不過沒辦法,他想不出有什麼東西可以做乾糧。

蹬腳踏車如同跑馬拉松,如果一開始上路,就靠著一股新鮮勁、興奮勁蹬呀蹬,那很快就會洩氣。洩了氣,那就會覺得這條山路沒完沒了。

如果有伴的話,那肯定互相問得最多的話就是“到了沒?”“還有多遠?”“啊我不去啦,我不去啦!”

楊志現在沒有伴兒,只好問自己。他在心裡問了一千遍了:“怎麼這麼遠啊,到底還有多遠啊!”

這路啊,一個彎接著一個彎,一個坡接著一個坡,沿著難將河順流而下。過了兩個鐘頭,才到了難將河的渡頭。

楊志推著車,付了一人一車的錢,上了渡船。

難將河的渡頭,在難將鎮上。其實這是一個特別小的鎮,也可以叫它村子,甚至,它僅僅是一個碼頭。就是因為人們要過河對岸去德城,慢慢從一個渡船發展出一個渡頭,接著發展成一個小村子。但是,要想再大也沒有了。

因為人們不在這裡停留,人們只是把這裡當成擺渡的地方。他們要去更熱鬧的德城。

到了河對岸,楊志問了問人,原來沿著難將河繼續走,騎車大概一個小時就到德城了。

剩下的一小時,雖然累,但是因為目標明確,眼看就要到目的地了,楊志越蹬越起勁,把那些一個個同樣要去德城的其他同路人都遠遠甩在身後。

終於到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樓房,因為楊志還在河堤上,地勢較高,所以有點居高臨下的感覺。沿著斜坡衝向那一片片房屋,楊志的心都跟著雀躍。

一路上,兩旁的商店、行人、腳踏車、甚至兩旁的樹,都讓楊志感到高興。這裡一切都和潭鎮不同,甚至和縣城不同。他說不出,反正感覺......感覺很有活力!對,活力!

西鄉缺少的就是活力。

這裡什麼都是朝氣蓬勃的。連帶著路邊吵架的人,嗓門也比老家人的清脆!

楊志漫無目的地到處亂竄。

他不需要目的。

他只想到處看看,感受一下,就好像已經足夠了。

直到他兜圈兜到了市場旁邊。他看到市場兩旁路擺滿了攤子,賣什麼都有,筆墨紙硯、書畫報、油鹽醬醋、米麵糧粉,他興奮極了。

果然比潭鎮活躍。潭鎮這也不能賣、那也不能賣。

甚至比縣城還放得開。

他一邊逛,一邊感受這種熱鬧。甚至他的陰陽臉在這裡根本就沒引起人的注意。別人都不把這當一回事。當他問起在這裡擺攤要去哪裡辦理證件時,別人撲哧的一聲笑出來,問道:

“你是外地來的吧?”

“肯定是啦。不然怎麼會不知道我們這早就不提這個老黃曆了。”

旁邊的人七嘴八舌地跟他說:“我們這,東西好,就有人買。不好,沒人買。其他的都不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