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元璋卻搖了搖頭。

“這小子很聰明,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的人是強迫不來的,所以就讓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好了。”

說完,朱元璋歪著頭看向蔣瓛。

“你說,咱這些兒子,為啥要麼很有出息很優秀,要麼就是一幫子混蛋?別人都不用說了,咱聽說那寧王和魯王也不老實,到了封地之後,荒唐的事情也幹了不少。寧王為人殘暴不法,魯王就是荒淫無道,錦衣衛應該也查到了不少的訊息吧?”

蔣瓛面露尷尬之色。朱元璋這不經意的一句,何嘗不是對他的質問。蔣瓛只好推辭說道。

“啟稟皇上,錦衣衛查案需要證據,齊王和魯王雖然素來有不賢之名,但是我們錦衣衛卻並沒有掌握他們犯罪的證據。只能說現在的錦衣衛辦案比較謹慎,尤其是對於皇子的問題。”

朱元璋當然明白,蔣瓛是在暗指潭王朱梓的事情,只是他沒有點破,畢竟這也是朱元璋的傷疤。他沉默了許久,才緩緩開口。

“你們這樣做……也是對的。”

沒有父親不愛兒子,哪怕他不成器,他也是自己的骨血。

這時候,楚王朱楨回來了,仍舊滿臉堆笑。

“父皇,我已經吩咐廚房去準備菜餚了,都是武昌當地的特色名菜。父皇之前雖然到過武昌,卻沒有過多停留。這次就請父皇在武昌,在兒臣府上多留一段時間,讓兒臣可以多陪陪父皇,也可以讓父皇體驗一下武昌的特色。”

朱元璋笑著點點頭,然後就和朱楨聊了一些治理封地和統兵的問題。朱楨不愧是以聰慧著稱的皇子,朱元璋提出的問題,他都有獨到的見解,而且無論是文治還是武功,都讓朱元璋十分滿意。朱元璋甚至覺得,這小子是個全才,各方面全面發展。

等父子二人聊得差不多了,酒菜也準備好了。朱元璋也被一陣香味吸引,在朱楨的指引下落座,朱楨作陪,負責給朱元璋講解。

“這就是武昌的菜餚麼?看起來倒是不錯,鮮香撲鼻,這陳友諒當初就是吃這些東西麼?過得確實比咱當初要好多了。咱當初每天也就是鹹菜肉絲,紅燒肉,燒雞這些東西,可真沒試過這麼好的菜。”

雖然與陳友諒的大戰已經過了二十多年,但是朱元璋仍舊對這位老對手念念不忘,畢竟當時天下,若論英雄豪傑,還就只有陳友諒配和他碰一碰,而且陳友諒還都是一直佔據上風。只是天下大勢,總有意外罷了,陳友諒、張士誠,不過梟雄,這元末的舞臺上,只有他朱元璋是天命所歸的真英雄!

“父皇,您先嚐嘗菜吧,這菜涼了可就不好吃了。您先嚐嘗這清蒸武昌魚還有紅燒鮰魚,都是長江裡出了名的鮮美之魚。不僅肉食細嫩少刺,味道還異常鮮美。還有這皮條鱔魚和筆架魚肚,都是別的地方吃不著的鮮美之物。”

朱元璋看著這些菜也忍不住笑了。

“怎麼全都是魚?難道就因為陳友諒是個魚販子,所以他每天就愛吃魚麼?”

朱楨也忍不住掩面而笑,他也沒想到自己嚴肅的老父親竟能開出這樣的玩笑。

“不是的,父皇,楚菜本就是以長江的鮮美之物為主。要麼就是江鮮,要麼就是周邊的特產。”

朱元璋也不多廢話,把剛才朱楨介紹的幾道菜嚐了個遍。只能說他確實嚐出了和別的地方菜不一樣的鮮美滋味。

“果然不愧是長江至鮮之味啊,果然不一樣。六子,你說這些魚鮮,要是天天吃,會不會膩?”

朱楨猶豫了一下,但是還是點了點頭。

“應該會的吧,什麼好吃的東西,如果天天吃都會膩。哪怕幾千裡的長江,有數不盡的鮮美之物,天天吃,還是會膩的。”

朱元璋放下了筷子,喝起了排骨藕湯。

“所以啊,陳友諒才想要整個天下,他想要天下的所有。只是武昌和長江滿足不了他。可惜了,咱也是一樣。但是他一直都是強的,是佔據上風的,可是最後,卻是朕贏了,咱不瞞你說,朕贏了鄱陽湖之戰那幾天,都覺得不真實,怕那是一場夢!”

朱楨看向朱元璋,忍不住說道。

“那是因為父皇乃是正義之師,順應天道,承接民心,有大氣運。所以陳友諒哪怕是兵力戰船佔優勢,也註定敗北。”

沒想到,面對著朱楨的恭維,朱元璋卻搖了搖頭。

“什麼正義?什麼天道?還不是贏了之後的說辭。要是陳友諒贏了,他之前背叛徐壽輝的行為也可以說是順應天道。這種事情就是這樣,誰贏了,誰便是對的。咱說白了,咱能贏陳友諒,不過是四個字罷了。”

“哪四個字?”

朱楨也來了興趣,這就好比說書一樣,只不過聽說書是聽別人的故事,但是現在,卻是正主在這講述,自然別有一番味道。

“僥倖而已!咱僥倖的是,陳友諒急功近利,僥倖的是洪都一站,守城將士死戰不退。僥倖的是,咱手下的人才,和咱一條心,而且是跟了咱,沒跟的陳友諒。咱也僥倖當初向天借來一陣風。所有的勝利,都有偶然,也有必然啊!”

喜歡大明最強皇太子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皇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