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很愉快地陪著常青兒回家探親了,而奉天殿裡的朱元璋此時卻百感交集。

“已經三天了……這混賬小子居然還不來找咱,不來道歉,不來上朝!連他娘都躲著咱,咱就那麼惹他們娘倆煩麼?”

洪武皇帝此時終於體會到了孤家寡人的感受。雖說還有四個兒子陪著上朝,但是很明顯他們的才幹遠遠不及朱標,更不用提代替朱標了。老二老三都是好戰分子,對政務瑣事壓根一竅不通,沒事就嚷嚷著要要去西北前線。老四倒有點腦子,但是一提打仗也兩眼放光,整天就問徐達大將軍最近幹啥呢。剩個老五倒是一個文臣的料,但是這小子,用老百姓的話講就叫蔫壞,膽量過小但是有時候又容易犯錯。

“我朱元璋這麼多兒子,難道就湊不出來一個比太子強的?”

很明顯,真的找不出來。

“這混小子,咱是火氣上頭打了他,但是他不也是頂了咱麼?可能拔刀是我過分了……要不找他娘跟咱說和一下?”

一想到最近馬皇后連見他都不願意,朱元璋只好無奈嘆氣。這次還真是娘倆都得罪了。

“總不能咱去找他說吧?咱好歹也是皇上,還是他老子,就不要面子了嗎……我還有點想咱孫兒了,可是這樣咋去看啊?”

朱元璋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到破局之法,被逼無奈的時候卻有一個奇特的念頭在腦海中出現。

“既然咱現在這些兒子都比不上他,那咱就再生!咱還就不信了,都是老子的種,難道就比不上他!”

朱元璋起身便走,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衝著後宮的方向走去……

常府,朱標和常遇春在小院中飲酒,常青兒陪著母親在屋內逗弄著孩子,此時倒是其樂融融。

“您嚐嚐這外國的酒咋樣!”

朱標將進貢來的葡萄美酒給常遇春倒了滿杯,常遇春首先拿到鼻子面前聞了聞,然後小口品著,卻露出一副不盡興的模樣。

“好酒倒是好酒,聞著也挺香的,就是入口頗為生澀,還有些許酸味,也趕不上咱大明的酒那股子烈勁。”

朱標此時倒是挺吃驚的,他記得常遇春一向嗜酒如命,而且也不是這種小口品酒,從來都是大碗下肚,不管三七二十一。現在居然小口品起酒來,確實太詭異了。

“這不是您喝酒的風格吧?您怎麼倒變得文雅起來了?我記得我小時候,您老人家喝酒完全是抱起一大罈子咕咚咕咚的,管他好酒壞酒,有酒味就行了。”

常遇春滿臉不樂意,“還不是你小子,讓咱養老這麼早,然後那太醫還說咱身體不好,這連喝酒吃飯都得被管著。過去幾年裡,我一頓飯就那麼一杯酒,你知不知道咱這幾年是怎麼過的?咱都恨不得用一滴滴地慢慢品,可不就成了品酒的行家麼?現在你給咱倒一杯酒,咱都能嚐出來什麼酒,哪產的,是多少年的窖藏。”

朱標也憋不住笑,這老丈人這幾年確實被管的挺狠。

“您也不用怪我,這不是為了您身體著想麼,您不想看著女兒出嫁?您不想陪著孫子外孫享享天倫之樂?總得來說,身體還是最重要的。您看那麼多武將,大多數都是病亡的,就是因為風餐露宿,辛苦操勞。您老人家打了半個天下,接下來這些日子還是好好享享清福吧!”

常遇春也笑了,他當然不怪自己這個女婿,這麼多年,不少老哥們都去了,他雖然不能再上戰場,但是最起碼還活的好好的。就像朱標說的,有時候陪陪家人也挺好的。

他又倒了杯酒,然後和朱標說起了前段時間的事情。

之前他也去張定邊出家的寺廟走了一圈,那老東西居然也說他殺孽太重,好在他這些年修身養性。兩人只好又打了一架,然後喝了一頓酒。

常遇春也很生氣啊,

“別人說就算了,你這張定邊還好意思說咱殺孽重?咱要是沒記錯的話你也沒比咱強多少吧!你這老小子袈裟一披就裝上佛門弟子了,還不是豬鼻子插大蔥!誰家好和尚天天喝酒吃肉的。”

朱標笑得前仰後合,誰能想到當初天下間最能打的兩個人,現在一個當和尚,一個在家養老,果然是落魄英雄更懂惺惺相惜啊。

常遇春扔進嘴裡一粒花生米,笑著看著朱標。

“好女婿,咱聽說你爹最近不待見你?”

喜歡大明最強皇太子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皇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