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魯文尋人(第3/4頁)
章節報錯
說著,他轉身去拿了兩個餅子,遞給張五福。
張五福餓得實在受不了了,道過謝之後,接過大師傅遞來的餅子,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
由於吃得太急,他一不小心噎到了,頓時面紅耳赤,呼吸困難。
他趕緊端起旁邊的茶碗,大口大口地喝水,試圖將卡在喉嚨裡的餅子嚥下去。
經過一番努力,終於緩過氣來,臉色也漸漸恢復了正常。
師傅在一旁看著,既覺得好笑又有些心疼,拍了拍張五福的肩膀,說道:“慢點吃,沒人跟你搶。你這樣子,像是餓了好幾天沒吃飯似的。”
張五福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
兩人就這樣開始聊了起來,從張五福的家鄉聊到他的遭遇,再到他為何會流落到這個陌生的城市。
師傅靜靜地聽著,時不時地點點頭,表示理解和同情。
聊著聊著,師傅突然說道:“我看你還有把子力氣,也是個實誠人。不如這樣,你在我這裡乾點雜活兒,我一天管你兩頓飯。你慢慢在城裡找人,怎麼樣?”
張五福聽到這話,心中一陣激動。
沒想到,師傅竟然會主動提出讓他在這裡做工,還管他飯吃。
他感激地看著大師傅,連連點頭說道:“多謝師傅,你真是個好人啊!我一定會努力幹活,不會讓你失望的。”
師傅拍了拍張五福的肩膀,說道:“好,那就這麼定了。”
……
陳魯文沿著大街一路出城,來到了水西門附近。
他來這裡是找人的。
在聽了板倉彌久的建議之後,決定立即去關押韓鳳國小舅子的地點。
只是那個地方他只是聽佐藤規一大概說起過方位,可具體的地址並不知道。
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慢慢找,但現在佐藤規一失蹤,這件事迫在眉睫。
水西門是商賈雲集之地。
外秦淮河畔千帆林立、數萬支木排流放;
碼頭上人潮如織,覓渡橋上行人穿梭,鴨群接踵。
陳魯文從覓渡橋上走近水西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長長的城門洞,印象中它比中華門的還要長出許多。
頭頂上懸著高高的青磚城門拱券,與腳底下青石條板相輔相成;
年久的城門拱券,由於陰暗潮溼佈滿了厚厚的青苔,時不時還有點滴的水珠簾兒,掉下落到路人的頭頂上。
經過長長的城門洞,就是三道短一些的小甕城,一條青石板路上,傳響著獨輪車吱吱嘎嘎聲與大套馬車吧嗒吧嗒的馬蹄聲。
三道甕城內鴨行、扁擔行、竹筐麻繩行比比皆是,叫賣聲、吆喝聲、喧鬧聲連成一片,一派地地道道的城鄉物資交流集市貿易的繁榮景象!
繼續往前走,便是一排排的“披子房”。
南京城牆根的“披子房”比比皆是,分佈在城牆內外,依城牆而建。
除了中華門的東干長巷、西幹長巷、邊營,武定門外,下關小桃園,水西門,漢中門以及鬼臉城石頭城)等等,都建有披子房,是數以萬計居民“安居樂業”的生活地。
從安徽、山東、河南、湖北以及蘇北等地區來南京的移民較多,他們有做手藝人、賣苦力的,有投親靠友的,多數沒有固定居所,就依城牆搭個簡陋披子,可以遮風擋雨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