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馬林科夫卻冷哼一聲,說道:“科涅夫元帥,其實鐵幕一說,不是丘吉爾的原創。早在一年前,德國的宣傳部長戈培爾就曾說過:‘如果德國人民放下他們的武器,根據羅斯福、丘吉爾和史達林的協議,蘇聯人就將控制歐洲東部和南部,包括帝國的大部分地區。在蘇聯控制的大片領土上,一副鐵幕即將降下,鐵幕後面所有的國家都會被屠殺。’”

朱可夫板著臉對馬林科夫說:“馬林科夫同志,你給大家說說,丘吉爾為什麼會發表這樣的演講?”

馬林科夫點點頭,接著說道:“隨著德國的戰敗,整個東歐都處於我國的控制之下,這一點讓丘吉爾感到了恐懼。因此他才會發表這樣的演講,主張英美結盟,講英語的民族都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我國的‘鐵幕’擴張。”

坐在沙發上的索科夫,心裡在默默地想著:丘吉爾的“鐵幕”演說,正式拉開了冷戰的序幕。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老美相繼搞了三個大動作——先是在1947年推出了“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又於1949年主導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杜魯門主義的主旨,就是老美要擔負起領導世界的責任,幫助自由的民族,對抗蘇方的極權政制。

馬歇爾計劃,就是幫助歐洲恢復戰爭創傷,復興經濟,這是杜魯門主義在經濟領域的實踐,他們認為只要消滅貧窮,就能從根上扼殺極權政制。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是杜魯門主義在軍事上的實踐,目的是對抗“鐵幕”對歐洲和北美國家的威脅。

針對老美的三板斧,蘇方也採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首先,在政治上,建立九個國家的黨派和工人情報局;經濟上,推出了“莫洛托夫計劃”,成立了經濟互助委員會;軍事上,與東歐國家締結了雙邊同盟條約,並於1955年成立了對抗北約的華沙條約組織。

但這些事情都是一年以後發生的,與此刻的關係不大,索科夫只關心朱可夫等人聽完丘吉爾的演講之後,會有什麼樣的反應,並打算採取什麼樣的措施。

馬林科夫並沒有繼續講吓去,而是衝著那名上尉說道:“上尉同志,你的任務已經完成,可以離開了。”

此刻丘吉爾的演講已經結束,上尉這個翻譯留下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他抬手向在場的人敬禮之後,轉身邁著大步走了出去。

“好了,馬林科夫同志,這裡沒有外人。”等上尉離開之後,朱可夫板著臉問馬林科夫:“你說說,我們應該回應丘吉爾的演講?”

馬林科夫緩緩地說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應該讓外交人民委員莫洛托夫同志,向英國發出照會,強烈譴責丘吉爾這種損害我國形象的演講,並要求他在公開的場合向我國正式道歉。”

“馬林科夫同志,你有沒有想過,丘吉爾既然能在訪問美國期間,發表這樣過激的言論,說沒有事先和美方通氣,那是不可能的。”朱可夫向馬林科夫闡述自己的觀點:“就算我國發出了外交照會,要求丘吉爾道歉,恐怕也得不到任何的回應。我覺得,我們應該採取更加強硬的手段。”

“朱可夫元帥,不知你打算採取哪些強硬手段呢?”馬林科夫問道。

“動用部署在我們和盟軍實際接觸線附近的軍隊,開始大規模的軍事演習,用武力來威懾盟軍。”朱可夫表情凝重地說:“而另外一點,就是向英國方面表達我們的訴求。假如丘吉爾不道歉,那麼我國的軍隊將不會參加今年6月在倫敦進行的勝利閱兵式。”

聽到朱可夫這麼說,羅科索夫斯基插嘴說道:“元帥同志,負責參閱部隊的是米沙和雅沙兩人,你是否應該聽聽他們的看法?”

面對羅科索夫斯基的提醒,朱可夫不禁微微皺了皺眉頭,但他的眉頭很快就舒展開來,隨即衝著索科夫問道:“米沙,說說你的看法,你覺得我們應該參加倫敦的勝利閱兵式嗎?”

“元帥同志。”聽到朱可夫問自己,索科夫連忙站起身,畢恭畢敬地回答說:“我覺得這次的閱兵儀式,我國可能無法參加了。”

“米沙,我知道,為了參加倫敦閱兵式,你和雅沙如今都吃住在兵營裡,每天監督參閱部隊的訓練。”朱可夫望著索科夫說道:“若是突然宣佈不能去參加閱兵式,你說那些指戰員會不會感到失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失望是不可避免的,元帥同志。”索科夫鄭重其事地回答說:“但丘吉爾剛剛發表了對我國極度不友好的言論,假如我們不採取一些措施來進行抵制和抗議,英美方面就會覺得我國軟弱可欺,以後沒準會變本加厲地來對付我們。因此,拒絕前往倫敦參加勝利閱兵式,就是我們的一種強硬態度。”

“米沙,你有沒有考慮過,就算我們的部隊不去倫敦,參加這個勝利閱兵式,對英國方面也沒有任何的影響?”科涅夫插嘴說道。

“您說的沒錯,科涅夫元帥。”索科夫望著科涅夫說道:“不管是我國發出的外交照會,還是抵制這次的勝利閱兵式,對英國所造成的影響都是極其有限的,充其量只能表明我們的態度,但這也足夠的。朱可夫元帥提議開展的軍事演習,將把我軍的軍事實力展示在英美盟軍的面前,讓他們明白,我們的實力遠比他們想象得更加強大。”

“米沙,你說的很對,這次在倫敦舉行的勝利閱兵式,我們的部隊是無法參加了,這將成為我們抵制丘吉爾演講的一個行動。”馬林科夫說完這話,轉身面向朱可夫,提醒對方說:“元帥同志,我覺得此事關係重大,是否應該立即向史達林同志彙報。”

“沒錯,沒錯。”朱可夫點著頭說:“再過幾天,就將召開重要的會議,這樣的大事必須向史達林同志通報,沒準他還會把此事拿到會上進行討論呢。”

“事不宜遲,我們現在就去他的辦公室吧。”馬林科夫可能是擔心朱可夫不願意去,還特意強調說:“這件事關係重大,在電話裡彙報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最好親自去克里姆林宮見史達林同志。”

朱可夫同意了馬林科夫的提議,對屋裡的人說:“各位指揮員同志們,我和馬林科夫要立即趕往克里姆林宮見史達林同志,你們都先回去吧。有什麼事情,我會主動聯絡你們的。”

喜歡紅色莫斯科請大家收藏:()紅色莫斯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