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大公曾經以化名寫了一部小冊子,討論當年戰爭的指揮問題,在冊子裡有些段落嚴厲批評了他本人在當年統帥軍隊時的某些指揮失誤,奧地利官方以為這是哪個心懷不軌之徒在匿名攻擊皇室親王,慌忙查禁了這本冊子,直到卡爾大公本人發話,這本冊子才得以出版。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從這一點來說,卡爾大公冷峻務實,不留情面,但又絕無偏袒,確實是一個尋求建議時最好的人選。

於是夫婦兩個人走到了書房當中。

書房非常整潔,紙夾、書籍、傢俱都被分明別類地碼放在了一起,只有書桌上有些凌亂的痕跡,大量的稿紙散亂地放在上面,顯然那是主人不久之前才完成的。

特蕾莎小心地幫助丈夫整理起這些書稿來,猶如是手捧著什麼聖物一樣。

在艾格隆工作時——也就是當他留在自己寬敞的書齋裡寫作時,特蕾莎會嚴令所有人不得打攪,於是全家人都得踮著腳尖走路。

在特蕾莎看來,殿下的這項工作,並不是一個無心俗世的王孫公子打發時間的無聊消遣,而是一項最最偉大的事業,是在效仿他的父親用筆征服世界。

在特蕾莎的照拂下,婚後的艾格隆幾乎沒有被管理家事的俗務牽扯到精力,幾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為自己決定的工作當中,他筆耕不輟,十年來一直都在不停地消耗自己旺盛的創作力和精力,他的作品有小說有劇本也有各種評論,甚至還包括一些歷史專著。

在他的努力下,這些作品紛紛傳抄於歐洲各國,積累了不少讀者。

不過,他也有一種奇怪的堅持,他每次發表作品的時候都會使用筆名而非真名,所以儘管他的文字流傳歐洲,但只有身邊的一小群人知道這些作品居然是這位大名鼎鼎的殿下所寫。

“如果別人只是因為我的名字而閱讀我的作品,那對我來說就是一種侮辱,”當特蕾莎問他理由的時候,他如此回答,而特蕾莎也立刻接受了殿下這些奇怪的堅持。

不過特蕾莎也難以接受丈夫的聲名被世人遺忘,於是經過商討之後,他們約定,等再過幾年,當艾格隆依靠自己的本事確立了文壇上的名譽和地位以後,再把作者真正的身份公開,讓他遍佈全歐洲的書迷們為之震驚。

很快,夫婦兩個整理好了這些文稿,放進到了專門的袋子當中。

然後,他們又走出了書房,來到了別墅客廳當中。

而這時候,他們的孩子也在僕人的帶領下,早已經等候在這裡了。

三個孩子,最大的是兒子弗朗索瓦;然後是長女愛米麗,年紀最小的是女兒夏洛特。

這些法國式的名字其實並非是父親所選,而是特蕾莎堅持之下的結果——她覺得既然波拿巴家族在法蘭西輝煌過,至少後人在取名的時候也應該留下紀念,而艾格隆當然也欣然接受了這個看法。

因為家教嚴格,所以三個孩子雖然年幼但都嚴守禮貌,恭敬地向父母行禮,而艾格隆也走到他們面前,親切地拍了拍他們可愛的小腦袋。

“等下去了外公那兒,千萬不要吵鬧,還有不管收到什麼禮物都要說謝謝,明白了嗎?”一邊撫摸,他一邊笑著叮囑兒女們。

“知道了,爸爸!”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很快,這一家人走入到了馬車當中,裝有雪橇的馬車在漫天的小雪當中前行,很快就來到了卡爾大公夫婦所居住的鄉間別墅當中。

然後,他們就得到了卡爾大公和亨利埃塔大公妃的熱情接待。

相比十二年前這對夫婦蒼老了許多,不過他們對子孫的關照和愛護卻沒有衰減半分,想法越發濃烈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的孩子們也各自有了前程或者成家,除了長子阿伯特一直留在父母身邊之外,其他孩子並不能保證出席,反而艾格隆夫婦因為住得近所以時常來往,他們的孩子也成為了外祖父母掌心中的寶貝。

“聖誕快樂。”趁著亨利埃塔帶著孩子們一起玩,艾格隆走到了岳父身邊,向卡爾大公問好。

雖然卡爾大公表面上還是如同一貫的嚴肅,但是艾格隆知道,他一直都在默默儘自己所能地保護著女兒和女婿,讓他們可以心無旁騖地按自己希望的方式生活,十年來如一日。所以他對岳父心裡一直懷有感激之情。

“嗯,聖誕快樂。”卡爾大公冷淡地點了點頭,彷彿這就是他想說的全部話了。

相處了這麼多年,艾格隆當然知道他的習慣,所以他也不以為忤,繼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在寫作當中碰到點困難,需要得到您的指點。”他極有禮貌地對著岳父說,

“那你恐怕找錯人了,我對文學可是一竅不通。”卡爾大公聳了聳肩,顯得沒什麼興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