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妖怪的下半身。

開始從兩條腿,變一成了一條短短的尾巴。

尾巴上也是波光鱗鱗的甲片。

紛紛揚揚的白雪,都掩蓋不住它們熠熠生輝。

道一眯了眯眼,這三隻妖怪竟然是同一個品種,難怪想法相同,做的事也能想湊到一塊兒去。

三隻妖怪真身除了一張臉之外,全都變了回去。

就這外形,道一想認不出它們都難。

難怪方才她聞到那些味道,有些熟悉又不舒服。

從前在九宵觀的時候。

師兄抱一時常下山採買,他們在山上從不拘著那套,修道士要食素,雖不像大富大貴人家,頓頓雞鴨魚肉,倒也是常有葷作食的。

魚便是他們的葷食之一。

倒不是怕殺魚,只是那魚的腥味太重。

道一的味覺又特別靈敏,味道別人聞著只有一分,她便有十成,好幾回都給燻吐了。

處理之前的味道讓她難受,但是煮熟之後的味道,還不是錯的。

無人下山勞作,三人坐吃山空。

吃食上半點不委屈自己,三人經常會有貧窮的日子。

倒是沒想到,今日還有幸能再聞一次,那讓人難受的味道。

道一甚至聯想到,難受之後,便有新鮮的魚在桌上,等著她大快朵頤。

方才只想捉妖,現在她還想開飯。

三隻妖怪被她幾乎冒著綠光,如狼一般的目光盯著,十不分安的扭動身體,魚尾在地上啪啪擺動,手上的鰭也大開大合,像在召喚什麼一般。

都以為道一要放大招了,她們也不敢再藏著揶著。

剩下的頭顱,也開始長滿了鱗片。

變成了三條真正的魚。

道一抹去嘴角不存在的口水。

她今天一定要吃魚,哦不是,捉妖。

看見三隻全貌的時候。

她沒有立刻動手。

想起了在《百妖譜》上的記載,【雞山其中有鱄魚,其狀如鮒而彘毛,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這都什麼跟什麼。

與長安一縣之隔的濮陽,可是才發過大水。

那麼嚴重的水災。

親自走過一遭的她,可是記憶猶新。

只要鱄魚出現的地方,就會發生大旱災。

這類妖怪出現在長安,又代表了什麼?

濮陽,可是也有類似的妖怪出現?

道一想了半天,沒什麼頭緒。

還是先把三隻妖怪拿下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