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耕穿著母親給他納的布鞋,和金寶一起去了城裡。

到了城裡之後,金寶順利地頂上了叔叔留下的職位,可週耕沒有找到自己可做的事情,只能流落街頭。幸虧有金寶接濟他,否則他可能就餓死了。

周耕在城內生活的轉機,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人生的轉機是從他認識吳三這個人開始的。

吳三是金寶叔叔的好友,大號吳敬業。“吳三”這個稱呼是他給人當傭工後得到的。金寶則需要稱他為“吳三爺”。

他的年歲不大,剛剛三十露頭,但是在城裡待得久了,看起來十分老成。他的身材適中,臉上看起來有些文弱,但是身體十分結實。

吳三在一次外出時,救過遇險的老爺,所以很受重用,而金寶的叔叔則救過吳三,所以才能順利讓金寶接班。

這天,吳三安排金寶帶著兩個夥計去搬運一些貨物。也巧了,這兩個夥計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竟然同時吃壞了肚子。因為事情緊急,所以吳三便同意金寶自行找人,這樣就找到了周耕。

周耕幹活的時候很賣力,因此得到了吳三的誇獎。臨別時,吳三對金寶和周耕說:“做人,不僅要勤奮,還要做一些有想頭的事。”

周耕便問金寶:“什麼是有想頭的事?”

金寶說:“大約是有出息,或者是有實惠的事。”金寶隨即又補充了一句:“如果有實惠也算是有出息的話。”

透過這件事,周耕受了啟發,開始在城裡當勞力,漸漸地還認識了幾個窮朋友。有活就一起幹,沒活就一起閒聊,過上了勉強可以餬口的日子。

一天,吳三再次出現,將周耕、金寶及另外三個周耕和金寶並不認識少年召集到一起說:“我觀察了你們很久了,你們都很勤奮。如今,我有一件事要你們去做,報酬很豐厚,但是可能會有點危險,你們願不願意?”

聽說報酬豐厚,大家都很踴躍。周耕約略也能看出,另外三個少年和他差不多,都是靠出力餬口的苦命人。但是聽聞有危險,大家又都猶豫了。

“一天五百文錢。當然,危險就是危險,我也不瞞你們。你們可以考慮一下。”吳三帶著笑,說道。

“五百文?”大家聽了之後都倒抽了一口冷氣。五百文相當於半兩銀子呢!雖然銅錢兌換銀子,實際做不到一千文兌換一兩銀子,但對這些少年而言,哪怕是四錢銀子,也是天文數字!

周耕想,若是幹一般的活,再苦,也是拿不到這麼高的薪酬的。吳三提前告訴大家有危險,倒算得上坦誠。也正是因為有危險,才能給出這麼高的報酬吧!

“能說說到底做什麼嗎?”一個少年弱弱地問。

“去清流城外的梅山,隨我尋些東西。山高路險,山上可能還有一些我描述不清楚的東西,所以和你們有言在先。”吳三告訴他們,也不擔心走漏風聲。梅山這麼大,不清楚具體位置去搜尋東西,無異於大海撈針。

“我幹了!”

“我也幹了!”

“還有我!”

“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