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耕至今清晰記得兒時隨父親耕種土地的時候,牛一腳踩錯,倒了一棵苗,那個不大不小的坑裡,那棵苗便斷掉了。無論父親如何痛惜,它再也直不起來。

周耕便問他的父親:“為什麼一棵苗說死就死了?”

父親告訴他:“苗太脆了。”

父親的話總不多,耕種田地的時候則無比小心。他不像牛,他更愛惜土地的苗。因為看重土地,看重耕種,並不識字的他給自己的兒子起了這樣一個名字。

周耕果真喜歡耕田,他常常跟隨在父親的身後,看著這些田地裡綠色的生命。

指甲長了,剪掉還會再長;樹葉黃了落了,來年還會再發;苗倒了折了呢?還可以補種一棵。那麼,這個世界有沒有什麼,突然少了就再也無法回來了呢?

周耕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的思考,在同齡人的眼中屬於呆傻。所以,那些小孩子是不屑於和他玩耍的。沒有玩伴,便有更多時間觀察和思考。周耕自得其樂。

長大了一點,周耕依然如此,他不愛說話,也不會主動打招呼,縱然遇到村中的耆老,也頂多微微一笑,躬身退到一旁待別人走過便快速地邁起腳步。

這種狀態直到他遇到了金寶後才有所改觀。

金寶是和他一起念私塾的同桌。

雖然看重田地,但是父親還是知道讀書的好處,省吃儉用供周耕念私塾。父親的思想很單純,會識幾個字,便不容易被財主老爺哄騙。

因為不愛說話,經常不回答先生的問題,周耕經常被先生叫到屋外罰站。他喜歡這種被罰站的感覺,儘管有點委屈,但是又可以放肆地觀察園內的花草和蟲子。這點委屈便被抹平了。

直到他遇到了金寶。

金寶是一個話很多的人,多得讓人心煩。所以,他也會經常被先生叫出去罰站。

這樣,周耕便多了一個同伴。

最初,周耕是不希望身邊多出這樣一個人的。多了一個人站在自己身邊,那麼自己的所看所思,彷彿也被別人知道了。

可是,他還是漸漸被金寶吸引住了,因為金寶口中所瞭解的外面的世界。

金寶有個叔叔,是在外面給有錢的生意人跑腿的,見多識廣。每次回來,金寶的叔叔都要講很多新奇有趣的事情,包括會在天上飛的人。

周耕一開始是不相信有人能夠在天上飛的,但是金寶以自己的爹孃擔保,周耕也就信了。周耕最心疼自己的爹孃了,他不會拿自己的爹孃開玩笑。

因為金寶,周耕開始羨慕金寶的叔叔,開始嚮往外面的世界,甚至一度忘記了自己曾經長時間思考的那些問題。直到有一天,隔壁的嬸子氣喘吁吁跑過來告訴她:“耕娃,快回家吧,你娘出事了!”

周耕飛奔著跑回家去,金寶就跟在他的後面。因為跑得太快,他還撞翻了市集上的一車棗和一車菜。

回到城郊的家中,院內擠滿了左鄰右舍的鄰居。被他們圍在中間的父親正抱著母親。周耕看到,母親軟綿綿地躺在父親的懷裡,見到他回來了,終於欣慰地一笑,衝著他艱難地伸了伸手,卻終於垂了下去。

從未流淚的父親隨即哀嚎起來,左鄰右舍的女人們也在那位嬸子的帶領下抽泣起來。

一個伯伯拍了一下他的腦袋,對著發愣的周耕喊道:“傻孩子,哭啊!你娘沒了!”

“你娘沒了”這四個字終於將周耕驚醒了。儘管母親的眼睛還是半睜著,可是她卻再也無法叫出他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