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靜文當下拍板,也要推出開袋有獎的活動。

廖靜文為了和鴻福食品廠打擂臺,決定把所有獎項都設為現金獎項。

一等獎獎勵100元,共10名。

二等獎50元,共100名。

三等獎10元,共300名。

四等獎1元,共2000名。

“謝謝品嚐”的份額對外公佈為5000份,實際投入10000份。

跟鴻福食品廠不同的是,廖靜文不想讓消費者到味鮮食品廠領獎。

味鮮食品廠的規模實在太小了,並且,看見味鮮食品廠就能看見鴻福食品廠,對比太強烈,廖靜文受不了這個傷害。

味鮮食品廠的所有獎項全部憑獎券在經銷商處兌換,經銷商再憑獎券找味鮮食品廠報銷。

廖靜文獎項設的高,為了賺錢,糊弄消費者也是下了功夫,她不照抄鴻福大禮包,改叫送福禮盒。

送福禮盒裡一共50袋豆乾,售價3塊9一份,比鴻福大禮包便宜1塊1毛錢。

包裝上,廖靜文也廢了心思。

50袋豆乾只有三斤重,想要達到鴻福大禮包五斤的視覺效果很難。

於是,廖靜文選擇棄用塑膠袋包裝,改用紙盒包裝。

紙盒包裝比紙箱包裝造價低,給紙盒再加一根絲帶,打個漂亮的蝴蝶結,不僅能充當提手,還增加美觀。

提著一箱年禮走親戚和提著一袋年禮走親戚,視覺上還是有區別的!

再加上,紙盒不透明,客戶看不清楚裡面的具體內容,只能抱著紙箱估重聽響,很有利於廖靜文渾水摸魚。

廖靜文去紙盒廠定製產品包裝的時候,不但要求不標註總重量,只寫數量,還特意要求在紙盒裡面用瓦楞紙做分割槽,增加紙盒自身的重量。

廖靜文把時間也抓得緊,不想落後鴻福食品廠太多。

她要求紙盒廠火速做個樣板出來,確定滿意了,立即和紙盒廠約了一個最快的工期,要求紙盒廠必須連夜趕工。

廖靜文計劃四天內把送福禮盒上市,紙盒廠溝通好了,味鮮食品廠的工人們也開始加班趕工。

同時,廖靜文還找到一家技術很好的老牌照相館,給送福禮盒的樣板紙盒和張敏拍了廣告照片。

張敏臉上的紗布拆了,但縫合的地方還沒拆線。

拍廣告照片的時候,張敏巧妙的舉著送福禮盒擋臉,不拿禮盒的時候,就側著身體站,拍側面吃豆乾的照片。

總之,毀容的地方一點兒也沒露出來。

照片洗出來之後,廖靜文還算滿意,張敏的眼神夠嫵媚,要是動態廣告,勾人的效果會更好。

但是!

廖靜文拍不起動態廣告呀。

照相館拍照便宜,等投放廣告的時候,再請電視臺的廣告部配個音,這樣造價能便宜不少。

資金短缺是廖靜文的痛點!

廣播電臺的廣告費便宜,效果也差,買不起電視機的人家,也沒太多錢買售價不便宜的豆乾!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廖靜文決定出點兒血,在電視臺上做廣告。

有了這個決定,廖靜文也看不上京城電視臺了,想把味鮮食品廠搬上國家總檯。

這年頭,能上國家總檯,彷彿是開光認證了一般,效果槓槓的。

廖靜文為了省錢,決定去孟家碰碰運氣。

孟穎的哥哥孟楓在國家總檯上班,媽媽聶月曼更是國家總檯的領導,如果孟家肯幫忙,她一定能省下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