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芹想給鴻福食品廠搞活動,來一個年終促銷。

副廠長張世剛非常贊同這個提議,去年鴻福食品廠就搞了個大事兒,在春晚的演播廳外頭送彩頭,今年提前辦開袋有禮的活動,彩頭送了,還能提升銷量,多好!

張世剛找到銷售部,和夏小芹一起討論獎項的劃分。

特等獎,取得就是特殊的意義。

含有特殊意義的是平安結,辣條是附送的價值品。

嶽小四給的平安結全是手掌大小,一共105個。

夏小芹給廠裡的工人每人發一個,自己又留一些送朋友和家人,餘下30個設為特等獎。

除特等獎外,餘下獎項劃分了三等。

一等獎最高,名額只有一個,獎康富電器廠生產的4升電飯煲一臺,需要到鴻福食品廠現場兌換。

二等獎獎勵同款鴻福大禮包一份,等於買一送一,數量為100個,中獎後可以憑獎券在經銷商那兒兌換。

三等獎最低,獎1包辣條和1毛錢,價值不高,但是數量定了2000份,中獎率高,並且開袋就能看到,不需要找經銷商兌換。

另外,還要設定“4000”份的謝謝品嚐,拉低中獎率,給廠子回血。

獎項討論好之後,銷售部的孫主任覺得彩頭不夠大,對消費者沒有吸引力。

夏小芹笑了笑:“任何促銷的目的,都是賺錢。

獎品的價值超過我的盈利,那我做促銷的意義在哪兒?”

銷售部眼裡只盯著銷量,夏小芹不能啊,她得考慮利潤。

沒有利潤,銷量再高只是賺吆喝。

鴻福食品廠有幾十號員工要養,不賺錢大家都得喝西北風。

去年,鴻福大禮包裡裝的是5斤不同口味豆乾和一包148克的辣條,售價5塊錢一份。

今年物價有上漲,鴻福食品廠為了穩定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不準備調價,只對鴻福大禮包裡面的內容進行微調,替換價值高的產品。

比如縮減豆乾的重量,把大包辣條換成小包辣條,以增加數量來彌補重量減少的問題。

5塊錢一份的鴻福大禮包,一等獎能送價值88塊錢的4升電飯煲,算是豪禮了。

特等獎的整箱辣條價值15元,和二等獎的送本品一樣,都是虧本買賣,全靠4000份的“謝謝品嚐”來回血。

鴻福食品廠沒有定一萬份的“謝謝品嚐”拉低中獎率,可以說非常良心了。

經夏小芹最後拍板,鴻福食品廠開始找印刷廠印製帶防偽的獎券,計劃在七天之內,把鴻福大禮包送到各大經銷商的櫃檯。

鴻福食品廠進入熱火朝天的年終衝刺,味鮮食品廠也準備大刀闊斧的創新了。

霍勒斯太太的投資款已經到賬,廖靜文沒有擴建味鮮食品廠,也沒有增加生產線,而是按照企劃書的承諾,開始找傳播媒體做廣告。

最貴的國家總檯直接被廖靜文列入不考慮行列。

人民日報的廣告費是京城晚報的3倍,廖靜文對比之下選擇了京城晚報。

京城電視臺的廣告費是京城廣播電臺的6倍,廖靜文更不捨得了。

廖靜文先談了京城廣播電臺的廣告,她覺得,現在還是聽收音機的多,畢竟電視不是每家都能買得起的。

廣告費花出去之後,廖靜文就開始期待廣告效果。

廣告是一種變相洗腦行為,消費習慣要慢慢的培養。

廖靜文等了一個星期,才有經銷商反饋訊息,說銷量有一點點上漲。

廖靜文感到高興和欣慰,這說明她的決策是對的。

這個高興也就堅持了一天,第二天,鴻福食品廠的鴻福大禮包上市了。

火紅色的喜氣包裝加上碩大的“開袋有禮”字樣,搶走了味鮮食品廠接近30%的銷量!

廖靜文直接懵住。

離過年還有接近兩個月呢,你們的動作也太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