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9章 自己上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春秋搖頭說道。他也不是傻子,今日在朝堂上他已經看出來了,大唐是不想幫他們。
而且關中大旱讓大唐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藉口。
“可是父親,朝堂上趙國公說的對,紀王可不是善人。
他恐怕不會心甘情願的拿糧食出來幫我們。
這些年我在長安城對紀王略有耳聞,紀王名聲極其不好,那些文人墨客雖然對紀王的文采有些讚許,
可提到紀王的人品,無人不唾棄。”金文王對金春秋講述文人對李慎的評價。
聽到兒子的評價,金春秋笑了笑,教導道:
“你要記住,看人不能全看表面,更加不能聽信他人言論。
你說的這些文人,他們見過紀王麼?
也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
紀王能有今日成就,定然有過人之處,若是你能夠與之交往,會成為我新羅的一大助力。
在我看來,紀王不過是年少紈絝了一些,太過貪財了一些罷了。
品性應該不壞,不然為何會被天下商賈那麼推崇?”
少年有成,狂妄一些才是正常,但人品應該不會有問題。
金春秋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跟紀王交往,紀王財力雄厚,能夠幫助他們新羅的地方很多。
如今有實力幫助他們的,在大唐就只有紀王一人有這個實力。
抱著這樣的想法,金春秋帶著自己的兒子來到了紀王府。
等了兩刻鐘的時間李慎才姍姍來遲。
“哈哈,金使者來了,讓你久等了。”李慎進來看到金春秋哈哈大笑,很是熱情。
就如同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當然確實很長時間沒有見。
“外臣參見紀王殿下。”
金春秋帶著兒子給李慎鄭重行禮,他這是跟李慎第二次見面。
但他一直都忘不了第一次見面時的景象。
紀王用四隻狗告訴他,他們這些屬國不過是大唐的狗而已,要聽話。
也是紀王告訴他那句記憶猶新的話,弱國無外交。
“不必多禮,你也是我大唐的貴族嘛,都是自己人。
坐下說話吧。”李慎擺了擺手,來到座位上坐下。
“多謝紀王殿下。”金春秋依舊保持著恭敬的態度,上次的經歷告訴他,這個小王爺不是一個和善的人。
“對了,金使者,百濟種大豆的事情怎麼樣了?推廣的如何?”
李慎記得上次見面他跟金春秋提過他的大豆計劃。
想要讓新羅跟百濟推廣大豆,理由是榨油。這都過去幾年了,李慎都快把這件事給忘記了。
“唉~~~外臣辜負了紀王殿下的所託,此事並沒有辦好。”金春秋嘆息一聲,臉上露出愧疚之色。
“哦?這是為何?難道我們的計劃有誤?”李慎有些疑惑。
“回稟紀王殿下,開始一兩年還不錯,可自從大唐軍從百濟撤出之後,
百濟又開始對我新羅出兵,我們連年征戰,已經失了二十多城,
關於大豆之事,也已經無暇他顧了。”
金春秋有些遺憾,當初若是推廣開,他們就可以利用糧食戰打敗百濟,
可惜啊,百濟沒有給他們這個機會。
(婦女節快樂。這兩天比較還聽戲曲,上面這個叫擋諒,還有將近酒京劇版可好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