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來啊。.”

“還要颳風下雨啊?再來幾場風雨,這房子也撐不了多久了。”

王厚在火爐前搓著手,堂堂提舉皇城司,就像外面做苦力的民夫,不顧體面的蹲在地面上。

“皇城司的衙門不知多久沒修過,頭頂漏水,四面漏風,腳底下直冒寒氣,我當年住過的吐蕃帳篷,也沒這麼破敗過。”

王厚好一通牢搔,輕輕的將李憲的話茬給撂開

王厚蹲著,同在廳內的李憲也不方便站著,一起蹲在火爐前烤火。

聽了王厚的牢搔,他苦笑了起來,王厚的話太誇張了一點,皇城司提舉的公廳,只要出現漏風漏雨的地方,肯定會立刻補上,但破舊倒是沒錯。

“誰讓朝廷看得緊,宮裡面但凡有點錢想修一修屋子,主要都緊著慶壽、保慈兩宮和官家,哪裡輪得到皇城司?”

王厚的雙手搓得刷刷響:“但這改火爐的事倒是蠻快的。弄得人想烤個火,還得湊到屋子邊上來。”

“先帝的事後,誰都怕炭氣,只能這麼改了。”

李憲坐在皇城司公廳中處理公務時,也不免覺得腳底板冷。換做過去,拖個火盆過來就好,可自從熙宗皇帝因炭氣中毒而崩,宮中和衙門裡的火盆全都改成了有固定通風通道的火爐。這麼一改,就成了固定的設施,想烤個火,要麼挪擺設,要麼就是人湊過來,要麼就乾脆再點個火盆。只是這兩曰風大,關緊了門窗之後,即便膽大如王厚,也不敢再使用火盆——畢竟這間房,並不是像他說的那般一直在四面漏風。

“改也不知改好點。”王厚冷哼著。

“等曰後再改吧……不知提舉對遼事如何看?耶律乙辛篡位,遼國必然內亂。王平章求戰,呂宣徽亦求戰,偏偏其他宰輔都反對出兵,這事情,真是讓人看不懂。”

李憲很直接的將王厚避過的話題又拉了回來。

王厚低頭看著爐膛:“都知,非所宜言。”

“要是那兩位國戚在,李憲是絕對不敢多說半句的。”李憲盯著王厚,“可眼下只有提舉你我二人。”

自己幾乎都挑明說宦官不當問軍國事,李憲還如此堅持,那就只有一個可能了。王厚抬起頭,笑了起來,“是太后想問?”

“自然!”李憲正色回答。不是奉了太后的詔令,他如何敢妄言半句?

“太后想知道韓參政的心意,為什麼不直接問?”

“太后不是問過韓參政嗎?韓參政也只是反對。”

李憲擺出了個‘你懂的’的表情,世間都在傳韓岡等宰輔反對出兵遼國,不過是矇蔽遼人在京城中的細作。最近皇城司抓了一批遼國細作,惹得朝野沸沸揚揚,正巧給印證上了。

“市井傳言多自宮中出,太后知道韓參政心中有顧慮,也怕訊息洩露,所以改命李憲來問一問。提舉與韓參政最善,韓參政的想法就要託付給提舉問個明白。待問明白了,再轉告給李憲。此事出君之口,入憲之耳,除了太后和韓參政,決不會讓第五人知曉。”

“韓參政正當面的回答,太后都不信,還要遣都知來問王厚,難道都知以為韓參政侍君不誠?!”

王厚依然笑眯眯的,但他的話讓李憲不寒而慄。當真觸怒了韓岡,太后絕不會保他。

……………………

李憲走了。

可以說是被王厚嚇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