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已死,其主要黨羽皆已就擒。剩下的還有一些雜碎,根本不足為慮。

李信最擔心的還是皇城司在京城中的餘黨。

既然能夠走街串戶的打探訊息,當然也能夠在京城中掀起動亂。

縱火燒屋,散佈謠言,甚至當街砍殺,都能讓京城中一片混亂。

隨著暮色將臨,京城各方已經得到了政變的訊息,而他們的反應也會即將浮上臺面。

這叛亂後的第一個夜晚,是最為關鍵、也是最為難熬的一個關口。

李信只希望叛逆的餘孽們在群氓無首的情況下,再猶豫一陣。等到明天天明,朝廷宣諭四方,偵騎四出,賊黨一份機會也不會有了。

開封府,左軍巡院,右軍巡院,舊城左廂公事所,右廂公事所,新城左廂公事所……

李信默默數著京城中掌握著人力和兵馬的關鍵衙門,其中有沒有人被收買,又有多少被收買,也許只有已經死了的石得一最清楚。

李信對此鞭長莫及,守住城門已是他手中兵力的極限,剩下的就只能依靠開封府的知府了。

李信不知道表弟韓岡現在有沒有出宮,但權知開封府沈括則已經出宮來。

希望沈括能夠儘快騰出手來,控制住京城內外。

……………………

曾布等人的處理意見,韓岡沒有多話。

向太后幾次向他詢問,但韓岡只是就事論事的應答,其他都任憑王安石和韓絳來處置。

章惇那邊一直在閃著狐疑的目光,李定的神態也跟章惇幾乎一模一樣。

韓岡明白,懷疑他用心的不在少數,每個人都在猜測他的想法。

但韓岡的確沒得有太多的想法,只是覺得過去宰輔們議論,然後交由太后、天子決定的做法不太好。拖些人進來,情況最壞也只會是維持現狀,情況好點,可就會向韓岡所希望的方向轉變。

要想對抗皇權,宰輔們必須要齊心,樹立起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關鍵。

韓岡將重臣拖進來,至少有一半是抱著這樣的想法。

儘管這會讓重臣們看起來地位大漲,但實際處理政務時,宰輔們手中的權柄可以輕而易舉的壓制住,就是御史臺也一樣。經過這一場變亂之後,宰輔們的地位穩如泰山,御史臺縱然不聽話,也不會有實際上的影響。

而且一旦重臣共議成了慣例,不論是誰,就會去設法調換上聽話的黨羽。

韓岡希望宰輔們從此之後能夠主動去攬權。

韓岡沒指望能心想事成,在他而言,能成功最好,不能成功那就再想辦法。

還有十年的時間,自家又不打算再‘高風亮節’下去,他有足夠的信心將所有宰輔都領上想要他們走上的道路。

也許還要很久才能讓這些同僚們明白,但韓岡依然有信心讓他們明白

失去的只是枷鎖。

得到的將會是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