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北朝,發現了幾張有關本書的漫畫,是豈得聖手扶炎宋的那一段,實在是太棒了,特來推薦一下.多謝zakat的妙筆,讓這一段更加出彩.]
地面上的血跡已經被凍結。
不復一開始的鮮紅,而是發黑發紫,深深的浸染到地面磚縫中。
韓絳掃了一眼,便跨了過去,站回他該站的位置。
那攤血跡的主人,不可能再回來了。
宰相班的位置上,現在只剩韓絳和王安石兩人。而後面屬於參政、樞密的地方,也少了三人——曾布、薛向,以及引兵鎮守在宣德門處的郭逵。
僅僅是三個時辰而已。
位於群臣行列頂端的宰執班中,已有四人離開了殿上——三人將永遠不會回來,而另一人,下一次再入朝的時候,將會比他原來的位置,更進上一步。
看著韓絳下首處的那個空當,縱然色澤黯淡了下去,卻也依然讓人怵目驚心。
不過還是有許多人感到安心,沒有大搜宮中,也沒有驅動兵馬,而是選擇重開朝會,這是太后與宰輔們發出的一個訊號。
雖然李信和王厚已經拿著聖旨,被派出去接管城防,幷包圍參與叛亂的幾位朝臣的宅邸,可朝廷的重心依然是在被中斷的典禮上。
重新開始朝會,沒有急著追究罪責,更是對惶恐不安的禁衛,以及與叛逆有關連的朝臣們一個安撫。
在營救出向太后與天子之後,稟報了當下宮中朝中的局面,韓岡便建議重開朝會,以安朝中及京中人心。
他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包括太后與眾宰執的贊同。
不過王安石建議前往垂拱殿或文德殿御朝,但為向太后拒絕,她要重回大慶殿。
向太后的要求極為堅決,王安石也找不到沒有拒絕的理由。
踩在叛賊的屍骸上登上臺陛,比任何盛大的儀式,更能證明朝廷的穩固,也更能讓太后確認自己手中正緊緊握著權力。
似乎是不一樣了。
王安石想著。
經此一變,向太后的表現突然間上了一個臺階。雖然十分正常,但感覺上一時間還是有些難以適應。
照進大慶殿門內的陽光開始偏移,但王安石還感覺不到飢餓。
叛亂。
平叛。
救出太后、皇帝。
在朝臣們的心中,這一段時間彷彿過了很久很久,但群臣重新集結在大慶殿時,其實也僅僅剛過了中午,剛到未時而已。
依然是幼年天子,以及屏風後聽政的女姓,只是人物不復早間,已變回了原來的兩位。
鈞容直在殿中奏響宮樂,編鐘、玉罄,清脆悠揚,群臣在王中正的贊禮聲中,向著天子和太后大禮參拜。
宋用臣和石得一,一個自盡,一個被砍成肉醬。
劉惟簡則死了,因為被叛軍圍捕時反抗劇烈,頭上捱了一刀,被救出來後不久便嚥了氣。大概是聽到了太后與天子被救出,叛亂被平息,心中再沒有了掛念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