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2/3頁)
章節報錯
章惇落子如飛:“那也要夠膽子。”
“王中正不缺。至少缺得不多。”韓岡應了一手。
王中正的能力才幹,自然沒有傳聞中的那麼強,但膽子還是有那麼一點的。
韓岡還記得當年從羅兀城一路退下來,不論王中正當時怎麼想,留到最後才走終究是事實。而且王中正之所以能在宮中出頭,是慶曆八年的衛士之亂。
慶曆八年,彌勒教徒所鼓動的宿衛之變中,是出身武家的曹太皇親自率領內侍、宮女把叛賊給擊敗。那時候,王中正才十八,可他拿著弓箭,射中了好幾名賊子。親手捉住了最後的殘匪。從此一路飛黃騰達。真要說起來,他還是仁宗和曹太后提拔起來的。
“他也只是要替皇后出來做一做不方便的事。 其餘的,自有我輩來解決。”韓岡說道。
高太后這麼出來,是想趁著帝后不和的機會,想讓宮中認為她和趙頊站在一邊。或許還沒有想那麼深入,只是想撒一撒怨氣,可她的行為,還是會造成宮中的誤解。
有這樣的誤解,高太后甚至可以在宮中橫著走。當初派去保慈宮的班直們,絕不會有人敢攔著她。
但只要皇后敢於站出來,高太后就只有敗退的份。
趙煦在手中,朝堂群臣認定的新天子不離左右,又得禪位大詔上確認了處分國事的權力,由於冬至夜的事,高太后在超業內外的名聲都不好,真要鬧起來,怎麼可能會輸給一個半瘋的老婦人?除了一個‘孝’字,高太后手中還有什麼武器?
太上皇后的地位,是群臣共同承認的。宰輔們全數支援。
就算高太后有本事抱著小皇帝直接上朝,韓岡都能聯合其餘重臣,將她趕回宮中。
宮中雖大,也大不過江山。
太后雖貴,也壓不住他們這些朝臣。
沒臣子們的認同,太后也別想站住腳,垂簾聽政的太上皇后反手就能將保慈宮給清理光。
現在沒有去動太后,只是留一份顏面,若給臉不要臉,宰輔們可都不會留手。
就算是王安石,當真下起狠手,也不是沒做過。直接罵散了圍攻的宗室,現在冷然平淡的態度,在過去是根本看不見的。可骨子裡,還是比誰都要倔強得多。其他人也都類似,只是程度問題。
而以韓岡和章惇的脾氣,遇到類似的事,都是自己直接就上去了,哪裡還耐煩派人去,自己留在後面聽訊息?
“王中正若不肯去做了呢?”章惇問道。
韓岡拿起了棋盤上屬於自己的一個‘馬’,然後落在了前方敵陣外的‘車’上。
“很簡單,不是嗎?”他說道。
章惇搖搖頭,韓岡的做法的確直接。但之後,要收拾殘局卻很難。不過在現在的情況下,直接一點,兇狠一點,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韓岡將馬留在了車的位置上,而將車提了起來。
“等等。”
章惇攔住韓岡的手。將被吃掉的車拿了回來,放回原處。
“馬能走田字嗎?”章惇沒好氣的道,“差點給你糊弄了。”
……………………
高滔滔看著臉色木然的兒子。
就像中風失語,從趙頊的身上傳染到高太后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