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誰都知道,韓岡的第一次課,不是教太子讀書,而是給皇帝和皇后看的。可是誰也不曾預料到韓岡竟然會上了這麼一堂課。

蔡卞皺著眉頭,盯著桌上的教學記錄。

國子監與資善堂緊密相連,好幾個講讀官都在資善堂兼了一份差事,蔡卞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沒有像當值的同僚一樣,親耳聆聽了韓岡的第一堂課。但才下課沒多久,留堂的三道題目,就從皇城內傳到了南薰門的蔡卞手中。

隔鄰教室中也正像放在火爐上的水壺,熱鬧喧騰。一群國子監生正為韓岡的題目吵吵嚷嚷。

“這叫什麼啊!出的到底叫什麼題?國子監裡有幾個能做出來的。”

“別的不說,太子才六歲。白樂天半歲能識‘之無’,可他六歲時也寫不出‘此恨綿綿無絕期’吧。”

“沒聽到韓樞密說的最後一句嗎?可以問人!官家、聖人想要的不是君子,是太子。韓樞密也就是要教太子兼聽則明的道理。”

“這是賣菜賣慣了。上門的客人想要什麼,他就賣什麼。”

“有幾戶人家聘西席先生,不是打算教個進士及第出來?有哪個皇帝不想要個有為的太子繼承皇位?”

“多了去了。要我給你數數嗎?漢武帝、唐太宗……”

“別抬槓。漢武有癱……”

那幾個學生說話簡直是肆無忌憚,儘管最後半句給吞了下去,可還是夠悖逆的。真要計較起來,可是指斥乘輿的大不敬罪。說的人殺頭有份,聽的人也少不了一個流放。

蔡卞動了動身子,想站出去訓斥,但又忍住了,只是記住了外面幾個人的姓名。

太學三舍,外舍、內舍、上舍。不升內舍、上舍,就別想做官。就讓他們在一輩子爛在外舍好了。

“吵什麼呢,宗汝霖那邊還真擺出來了。”

就在蔡卞聽著隔壁吵吵嚷嚷的時候,宗澤從隔鄰正在重修司馬廟的木匠那裡,找來了尺子和錘子,還有一團墨線,擺弄了半天。倒是重現了課堂上的那個實驗。

不過尺子不是搭在桌子邊緣,而是搭在宗澤的手指上面。

看著宗澤手指上搖搖欲墜卻偏偏掉不下來的尺錘,教室中靜了下來。

前面國子監生們都是在吵韓岡的用心,但親眼看到了不可思議的實物,是人都會想要知道這到底為什麼。

“既然韓樞密擺下了陣勢,肯定是想要太子去找人答案的。也不知王平章和伯淳先生對此能給出什麼樣的說法。”

宗澤說著,聲音不大,卻清晰的傳了出來。

蔡卞的手一沉,正是他現在所憂慮的。

韓岡的教學,明擺著是針對王安石和程顥兩人的課程。如果兩家避而不論,到時候皇帝怎麼想?皇后又會怎麼想?

……………………

向皇后正茫茫然,與陪她說話的蜀國公主一樣表情。

韓岡第一天上課所出的題目讓她們都是一頭霧水。

韓岡所出的題,肯定是有其深意在,只是讓人想不通。而明面上的答案,也同樣讓人難以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