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本大章結束。中午兩更,這是第一更。】

蒲宗孟跪坐下來開始起草王珪的罷相詔。

這筆得罪人的買賣被張璪丟給了他,不過蒲宗孟不在意。王珪完蛋了,這輩子都翻不了身,在詔書中踩上兩腳反而能讓皇后看著喜歡。

當初不小心觸怒了龍顏,戰戰兢兢了多日,靠著運氣才過關,眼下他可不想再犯糊塗。

打疊起精神,親自磨好了濃墨,蒲宗孟打算用他堂堂玉堂華選的文筆,讓王珪看得吐血,讓皇后聽得心花怒放。

罷去了最不招人喜歡的王珪,宰相之位已然空懸。將會是誰接手東府之長的位置?

張璪和孫洙都在偷眼看肅然而立的呂公著,不見喜慍,深沉難測。兩名翰林暗暗稱讚,只是這副寵辱不驚的氣度,就是標準的宰相。

張璪尤為欣喜,王珪罷相,呂公著進用,兩府人事大變,他這位站對位置的翰林學士承旨晉身兩府的機率實在很大。

還在殿中的呂公著卻被張璪、孫洙看得極不自在。兩位翰林學士在想什麼他很清楚。他其實恨不得就此離開,但開口求退的時機卻不好把握,現在天子開始釋出諭旨,他也只能先在寢殿中做個石雕。

趙頊繼續眨著眼睛,下一個字是‘去聲十卦——拜’。

張璪、孫洙立刻精神抖擻起來,神情專注的觀察著天子。

“官家可是要拜相?”在得到了丈夫的肯定之後,向皇后接著問道,“官家想拜誰做宰相?”

去聲九泰——蔡!

正在動筆起草罷相詔書的蒲宗孟手一顫,長長的一道墨痕從下劃到上,這張草稿是廢掉了。

乾嚥了一口唾沫,張璪強忍著回頭看呂公著的念頭,而孫洙則沒忍住,飛快的瞥了呂公著一眼。一瞥之間,就見呂公著神色依然如故,完全看不到什麼異樣的地方,但孫洙總覺得太子太保的臉色很白很白。

竟然不是呂公著,而是蔡確!

以資歷論,如果要蔡確和呂公著同時拜相,呂公著必然在前,而且呂公著本人就在這裡,天子不可能在蔡確之後才提他的名字。

呂公著完蛋了。

三名翰林學士皆看到了結果,卻都想不通緣由。自請留對的呂樞密,怎麼變成了引火燒身?

而蔡確的運氣更讓他們羨慕,蔡確升朝官才十年,就已經升到宰相之位了。而且還是從御史一直升上來,連出外都沒有過一次。

羨慕到讓人恨吶!

翰林學士們五味雜陳,而天子,並沒有停止他和皇后的交流——入聲三覺——確!

趙頊親自確定了宰相的姓名,向皇后稍稍安心了一點,至少蔡確的立場她今天已經確認了。

張璪領了旨,與蒲宗孟並排跪坐,開始起草蔡確的拜相詔。

但趙頊的眼皮仍沒有停,又是‘去聲十卦——拜’。

難道還要一名宰相?!

張璪和蒲宗孟同時停筆,等著趙頊的諭旨。

上平七虞——樞。

入聲四質——密。

“是拜樞密使?”向皇后得到了趙頊的確認。

上聲六語——呂。

三名翰林學士的呼吸都停滯了,西府中已經有一個呂了。再來一個,難道會是……

去聲八霽——惠。

下平八庚——卿。

宰相蔡確。

樞密使呂惠卿。

……………………

“新法大興啊。”韓岡衝蘇頌舉起了酒杯。

已是入夜時分,學士院依然鎖院,翰林學士們依然留於宮中,但皇城在日落後便落了鎖,將等結果的朝臣們全都趕了出來。

誰也不甘心回家去等訊息,留到明天再看結果,更是沒人有這個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