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還有,這一大章的最後一段。】

趙頊闔起了眼皮,久久的沒有一點動靜,像是睡著了一般。

向皇后不安起來。從呂公著的失態上看應該是件好事,雖然呂樞密在失態後立刻請了罪,彎腰撿起奏摺,但三五下才將奏摺撿起來,可見其動搖到了什麼樣的地步。

只是丈夫現在的反應又讓人費解,不知道他的葫蘆裡到底是賣的什麼藥。

大概是歇了好一陣後,終於恢復了精力,趙頊重新重新睜開了眼睛。

下平二蕭——招。

“官家想要招誰?”向皇后隨即追問道,她關切的看著皇帝。她至少能明白,現在丈夫究竟是招誰入宮,就決定了到底是準備怎麼安排未來的朝堂大局!

上平十四寒。

‘韓?……韓岡!’向皇后心頭一喜,只是趙頊想說的並不是‘韓’,而是‘翰’。

“翰林?”向皇后問著。

趙頊眨了眨眼,兩下。

然後又是一個‘去聲二十號——誥’和‘下平一先——全’。

向皇后總算是明白了趙頊心意:“是將知制誥的翰林學士全都召來?”

兩下。趙頊給了肯定的答覆。

一下找來所有掌內製的翰林學士,這是標準的拜相序曲,甚至更高了一格。

向皇后回頭來找人。瞥眼看到了呂公著,這位太子太保正垂著手,端端正正的站著,臉色如常,沉毅沈謐,方才的失態彷彿完全不存在。當然,方才託在手上的辭章,也被寬袖掩蓋,彷彿不存在了。

多看了呂公著一眼,向皇后便丟下了他,點起宋用臣,派他去玉堂找翰林學士。

……………………

福寧殿中的動作,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池塘中,整個皇城都被驚動了。

本來崇政殿上對司馬光和御史們的處置已經傳出來了,王珪儘管被保住,但他已經沒有足夠了能力和聲望來執掌東府,接下來必然會宣麻拜相。

隱隱躁動早已潛伏在皇城中,多少人預測,半月之內便能見分曉。只是沒人料到會這麼快,一個時辰都不到,而且還是呂公著自請留對的時候。

不用一刻鐘,翰林學士入宮的訊息便傳到了韓岡耳中。

他也是翰林學士,可惜是不在院的學士。虛銜空名,不加知制誥,不用草詔,不掌內製,稱為內翰其實都勉強,當然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進福寧殿,只能在外面等訊息。

“這是大拜除?!”黃裳立刻驚問,“是要任命宰相了!?”

“還能是別的原因嗎?”

“內禪?”黃裳剛說出口,自己就搖頭否定了。要當真是內禪的話,宰執們應該先一步入宮。

“王禹玉是要罷相了,誰會接手相位?蔡確嗎,還是呂樞密?”黃裳問著韓岡。

“官家從玉堂招了幾人去?”韓岡卻轉過去問來報信的小吏。

“三人。在院的內翰全都入宮了。”